抗疫期间,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群姑娘,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最早进入隔离病区,也是目前坚守时间最长的护理人员。1月23日至2月18日,27天,648个小时的日夜守护,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生命的重任。
摘下口罩的她们,可爱、动人、坚定、自信,真的好美。
李雅,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为了能保护大家,练就“狮吼功”。
“你脱的方法不对,手都污染了,重新练。”“脸露出来了,把脸包严实了,露出来给病毒亲类?”……因为大家任何一点的操作不规范,都会被她“吼”,以至于亚萍姐一到吃饭时间就可怜巴巴地对她说:“我洗手了,你看水还没有干嘞。”
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长,在疫情爆发之初,她就已经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从隔离那天起,为做好个人防护的培训和监督,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了被她“吼”的对象。
后来想想,每天“发功怒吼”,大家也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她觉得,把我们每个人都安安全全地带出病区,才是她最大的责任。
大家也认为,她的“吼”亦是爱,为了能够保护大家,“河东狮吼”又何妨?
李佳,眼、口腔、耳鼻喉科护士,年龄最小的队员,也是最可爱的开心果。
她说,我不伟大,只是个胆小敏感的平凡人。刚进病区的时候,我也会感到害怕,但幸运的是,我遇见了一群太太太可爱的人!
这一个月来也让李佳明白很多,人总是感性的,适应了一种生活方式,不管它是辛苦的、危险的,还是舒适的,都不想轻易改变。或许也是因为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甘苦,共进退,一起抵抗困难险阻,这种情谊让她终身难忘。
蔡旭丽,感染性疾病科护士,一位贴心温暖,漂亮的小姐姐。
疫情爆发时正值春节临近,正是阖家团圆、齐聚一堂的时候,但是作为一名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了9年的护理人员,她告诉自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随时应战。很荣幸,她成了最早进入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的兄弟姐妹一起组成更专业的团队,共同抗击疫情。
在这里,她体验到了人生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穿隔离衣,第一次戴护目镜、防护面屏,也是第一次被尿憋哭……每逢夜班,防护服一穿就是7、8个小时,脱了防护服,全身都是汗水,浑身湿答答像刚淋了一场大雨;防护工具带来的压痕让她们像极了“小丑”,爱漂亮的姑娘们,相互看着对方的样子,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虽然进了隔离病区,就意味着至少1个多月都不能回家,但是没有大家何来小家,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斗过,是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杨晓瑞,心脏中心护士,身材瘦小却能量满满。
在接到通知要去隔离病区工作的时候,说实话,她的内心既激动又紧张。走在路上,脑子里不知道过了多少种可能,但作为一名护士,这是她的责任,更是她的荣耀。
在隔离病区工作期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不会害怕,因为身后有战友们做坚强后盾,还有家人的无条件支持,他们都赋予她无尽的力量!
1岁多的女儿,是她心底最难以割舍的牵挂。为了做好防护,每次跟女儿视频的时候,她也总是戴着口罩,以至于现在,女儿只要看到电视机里戴着口罩的小姐姐,都会跑过去喊妈妈。她含泪说:“女儿还小,还不能理解妈妈到底去干什么了,但等她长大了,一定会为妈妈感到自豪。”
彭二娜,肿瘤内科一病区护士。
在隔离病区,战友们都来自不同的科室,彼此之间也并不熟悉,然而在工作中,她们竟然没有磨合过程,配合得相当默契,以至于大家常常自我调侃:“这么棒的团队,何愁打不败病毒!”
穿上防护服,她们是战友,脱了防护服,她们是兄弟姐妹。工作之余,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她们还会适当的自娱自乐,互相减压。
记得有一次,晓鹏姐让大家用彩色贴纸写下心愿组成心愿墙,结果小伙伴们一个个化身段子手,一会儿就写下了数十条心愿。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要和我的战友们在武大樱花树下,把酒言欢。”坐在窗边,享受着连日来温暖的阳光,总感觉,她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