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唐朝诗人温庭筠在《早秋山居》诗里描绘了一幅猿鹿山间跳跃的生动景色。灵性的梅花鹿在文学作品里是宁静、祥瑞的化身,而在蟒川镇杨沟村3组贫困户杨占伟的眼里,美丽的梅花鹿不仅看着养眼,而且还是能赚钱的“宝贝疙瘩”。
今年58岁的杨占伟人穷志不短,2016年5月,受一位养殖梅花鹿的朋友的启发,决心靠特种养殖改变家庭状况。说干就干,他东挪西借了2万余元,租了一辆小型货车,在朋友的推荐下,跑到吉林省的一个梅花鹿养殖场拉回了6只梅花鹿幼仔。“梅花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还专门办理了饲养证。梅花鹿属于野生动物,抗病能力强,相对来说养殖技术简单一些。”杨占伟说道。
可说着容易做着难。为了掌握梅花鹿的养殖技术,杨占伟买来专业书籍,一有空就坐下来琢磨。养殖过程中,杨占伟逐渐摸索出了饲养门道,梅花鹿喜欢吃大叶类的植物,如构叶、玉米叶、花生叶,这在当地草料来源很广,而且不用铡碎。尽管这样,杨占伟还是走了一些弯路。“当初买回来的时候,不懂得一个圈里只能有一只公鹿,结果放了两只公鹿,两只公鹿争抢一只母鹿,竟用角抵死了一只,损失了四五千块钱。”
生长在北方寒冷天气下的梅花鹿怕热不怕冷,三伏天的时候,杨占伟在鹿圈上搭盖黑色的遮阳棚,用落地扇给里面输送凉风,在里面放一个水槽,及时补水,想办法给鹿降温。遇到母鹿临产,杨占伟常常昼夜守在鹿圈里。“母鹿快生时看着很痛苦和烦躁的样子,在鹿圈里上窜下蹦,最怕生人靠近,我必须远远看着它,直到小鹿平安出生。”
养殖梅花鹿主要靠割公鹿的鹿角做鹿茸和出售小鹿挣钱。杨占伟说,一只公鹿每年可以割两次鹿茸,鹿角长到四五十厘米时必须掌握好时机割掉,“这主要靠经验,鹿角长到四五十公分,凭肉眼观察鹿角成熟时必须立即割掉,晚四五天长老了,鹿角就角质化了,就切不成鹿茸片了。”
一只公鹿每年可以生产鹿茸四五斤,每克鹿茸的收购价达到三四元。同时一只成年母鹿每年可以产一只小鹿,小鹿生长六七个月后可以卖到5000元左右。靠着养殖梅花鹿,杨占伟每年增加收入2万元。
“经过这三四年的摸索,我已经掌握了养殖技术,而且销路很好。如果有资金,我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杨占伟正在向镇农商银行申请政府贴息小额贷款。“将来规模扩大了,可以将公鹿和母鹿分区养殖,这样效益会翻倍增加。”杨占伟充满信心地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通讯员马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