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出高额的彩礼钱,致使儿子迟迟结不了婚。”“有丁点事都要办个酒席,收些人情钱。”……近期,笔者在农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已经认识到,推进移风易俗是受益久远的事。
结婚习俗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大事。但是一些乡村存在的陈规陋习,为害不浅。比如,天价彩礼导致一些适婚家庭债台高筑,酒席泛滥让人情债不堪重负,“白色消费”造成极大浪费。这种种都表明陈规陋习真该改改了。
虽然这些“规”“习”存续时间已久,有着较为顽固的生命力,很难一下子改变和消除。但只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特别是找到切入口,运用好点子,抓住关键处,就能事半功倍。
这个切口就是正确看待“面子”。“宁荒一年田,不丢人情场”,在农村的熟人社会模式中,面子大于天。结婚索要“天价彩礼”,要的是面子;年轻人返乡大办丧事,要的也是面子;有人办酒席,邀请了就得去,去了就得上礼,为的还是面子。爱面子,顾面子,讲面子,并非全是坏事,这是中国人重“礼节”的写照。但受陈规陋习拘束,原本国人的礼节被歪风邪气“绑架”,导致硬撑面子,苦不堪言,则就必改不可了。
其实移风易俗可分两步走,相关部门引导+家庭成员提升认知,就可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不断变化,从老一辈的“彩礼要少了会遭笑话”,到年轻人“多要了会被笑话”,再到最后“多少无所谓”,看似是小家庭内对彩礼的探讨,但展现的是时代的进步。在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新观念,接纳新时尚,那么那些陈规陋习在农村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改变陈规陋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用某一种手段就能将其根除的。但是,只要更紧密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更巧妙切中农民群众思想,深化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该规范的规范,该引导的引导,就能逐渐显现效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敦风化俗,久久为功,只要持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仅能够改变陈规陋习,更能塑造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