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在举国欢庆的幸福时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为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的老功臣、老英雄。他们艰苦奋斗舍己忘我的革命精神,奉献祖国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为此,市委老干部局、市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光辉岁月———追寻身边的老功臣、老英雄”专题采访活动。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专栏,集中报道一批我们身边曾经为中国革命、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老功臣、老英雄,再现他们的激情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在全市形成学习功臣、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良好舆论氛围。
李三昌正在阅读《今日汝州》报纸
尽管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角色变了,但李三昌并没有想着躺在功劳簿上颐养天年,他那颗共产党员的心始终在充满激情地跳动着———从关心下一代工作到组建老干部大学,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到当好市领导的参谋助手……他忙碌的身影所到之处,破解的是难题,传递的是关怀,赢得的是掌声。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那铿锵豪迈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庄严承诺。
翻开李三昌的人生档案,这是一位为党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人———1930年出生,17岁参加革命,有着65年革命经历、62年党龄,25岁就担任临汝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先后担任过临汝(今汝州市)县委副书记,汝阳县委副书记,洛阳地委委员、副秘书长,渑池县委、栾川县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陆浑灌区指挥长、书记,卢氏县委书记,义马市政协主席等职,上世纪90年代初从地厅级位置上离休。离休后的20年,他又任汝州市政府顾问、市关工委名誉主任、执行主任、市人民政府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市老干部大学名誉校长、市城市建设顾问团团长、市落实老干部待遇工作组组长、市煤炭安全生产顾问团团长等职务。一位老战友见他离休后仍忙得不亦乐乎,便笑他说:“你是越老官衔越多了。”他哈哈一笑说:“只要党的事业还需要我,就证明我是越活越有价值、越活越年轻了!”
回顾历史
从小是放牛娃的李三昌,1947年参加了共产党在地方组建的县大队民兵组织,1948年临汝县政府刚刚成立,他又转入临汝县独立团后编为野战军,随后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8年,县政府成立时有县长、办事人员,不到20人,李三昌就是其中的一员。县政府没有固定的居所,为了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李三昌和同志们都分散在群众家中住。遭遇敌人袭击,大家就转移到村外的野地里、乱葬坟里。
1948年4月的一天晚上,县长对李三昌说,今晚交给你一个任务,到县城贴布告,县政府要迁到县城办公了。并叫李三昌当班长,带两个人一同去,完成这个任务。
于是,李三昌和同伴三个人每人带一支步枪,拿上印刷的大布告,连夜步行60多里路到县城。布告内容是临汝县人民政府正式在县城办公了,开始行使政权等内容。到达县城,他们先后在城隍庙、钟楼门等群众密集地区张贴,从西关街贴到东关街,贴完后,连夜返回滕店村。天亮后,县城里的群众看到县政府的布告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人民政府开始行使政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
1948年4月14日晚上,县长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会,宣布明天县政府就要搬迁到县城了,要求大家做好准备,并分工谁带什么东西。李三昌自告奋勇地说:“我把县政府的牌子背上。”县长同意了。那天晚上,李三昌抱着县政府的牌子睡了一夜,第二天扛着牌子进城,挂在了县政府所在地的大门口。
县政府就搬在现在的望嵩路市印刷厂的大院里。有一天夜里,县政府突然被土匪武装包围。土匪们又是开枪又是叫喊:“你们被包围了,快投降吧!”县政府的人马上集合一起,在县长的统一指挥下集中火力打击他们。李三昌和同伴们一齐扣扳机,子弹“嗒嗒嗒……”一齐射出。土匪们听到一串串枪声,以为有轻机枪,就害怕了,立即逃跑。李三昌和战友们一齐冲出大门去追,一直追到钟楼门才撤回。
为解放汝州,当时牺牲了1000多人,牺牲的有解放军战士、有地下党员、有农会干部、有民兵,还有老干部。李三昌和叔叔、舅舅三人一起参加了革命工作,一起参加了淮海战役,最后只有李三昌一个人回来了。
淡泊名利
上世纪90年代初,李三昌刚离休时,有企业家仰慕他的威望,找上门来,承诺月薪5000元,并配轿车一辆,要他去企业当顾问。当他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要他去是为了疏通关系,跑点资金时,他毅然谢绝了。他不拿自己的清白人生做交易。这时,汝州市政府领导也来找他,承诺他按现职的正县级保留用车、参加班子会等职位待遇,请他抓农业生产。他回应说:职位待遇就不必了,就让我当个顾问吧。这之后,组织安排他分管烟叶生产,爱较真的他早出晚归,一心扑在了全市的烟叶生产上。当时,汝州的烟叶生产在平顶山地区最为落后。为摘掉落后帽子,他从抓生产技术入手,从襄县、郏县请来了烟叶技术员办培训班,很快培养了一大批本地的专业人才。他还提出了抓“大村大户大乡”的烟叶发展思路,当年发展烟叶4万多亩,亩均效益较以前大大提高,一举被评为平顶山市烟叶种植先进县。这期间,有人劝他说,一位地厅级干部被副县级干部指挥着工作,名不正言不顺。他坦坦荡荡地说:“都说我们共产党员是块砖,党需要的时候如果讲名利讲价钱,搬不动你,那还叫什么共产党员?”
关心下一代
1990年,汝州市成立关工委,市里决定由李三昌负责筹建工作。当时他老伴身患癌症,儿子又不在身边,一切生活都得由他照料。在家、国利益矛盾面前,他毅然决定接受组建关工委工作。因为他深知,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小而言之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大而言之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为把这项事业搞得轰轰烈烈,出成绩、见实效,李三昌与另外一位老同志陈文杰逐个与离退休的县级老干部打招呼、做工作,把他们个个都归拢到“关工委”的大旗下。同时,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科级老干部也纷纷报名加入关工委。有了强壮的人马,李三昌就带着他们天天往乡村跑,有时甚至吃住在那里,苦口婆心地“游说”,力陈建立关工委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不懈努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市20个乡镇(街道)关工委班子全部建立,村级组织建起了90%以上。在全面推动的同时,李三昌还把临汝镇东营村、寄料镇观上村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培养先进,典型带动。如今,全市已有40个村获得平顶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村荣誉称号。汝州市关工委先后被国家、省、平顶山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李三昌个人也连年被评为全国、省、平顶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为了教育培养引导青少年,李三昌不顾年事已高,伏案撰写了40多万字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料,并在全市100多所中小学做巡回报告;为从根源上解决中小学生进网吧顽疾,李三昌经过调查后,提出了不准在校园附近开网吧等5条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很快开展了网吧专项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汝州市关工委还在李三昌的建议下,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以“无辍学儿童、无犯罪青少年、无不孝子女、少年有文化、青年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村创建活动,使不少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全市青少年犯罪在押人数由2005年的71人减少到现在的15人,农村不孝顺父母的现象也逐年递减,一大批青年经过培训,掌握了一至两门技术,找到了好工作。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是李三昌的人生准则。他生活清贫,至今还住在公家分配的单元套房里,简陋的摆设很难让人与这位地厅级干部联系起来。可只要是为了青少年,他却非常大方。革命老区大峪镇有个叫李双双的女孩,因家庭贫困辍学,李三昌获悉后,自己掏钱为她交足了学费,帮助小双双顺利完成学业。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他都要为希望工程捐点钱;每逢春节,他都要到几个贫困学生家中看望。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达51000多元。
发挥余热
汝州市老干部大学名誉校长,也是李三昌发挥优势作贡献的又一个体现。老干部大学成立于1987年,初创时无教室、无教师、无经费,学员仅有20余名,上课要么在树荫下,要么借用某些单位的会议室,困难可想而知。他是名誉校长,更是一名教师,平时自己备课,写讲课提纲,自己讲。截至目前,李三昌共为老干部大学讲140多节课,连年被平顶山市评为优秀教师。
他带领校委会成员主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见缝插针地争取领导的支持,把向领导汇报的过程变成向领导宣传老干部大学工作的过程。每逢大学开学、结业典礼或重大活动,他都出面邀请领导到场讲课和指导。同时请市委副书记、组织部、宣传部主要领导担任校委会成员。领导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老干部大学的发展,现在的老干部大学有教室、有活动场所,电脑、电视、音响、空调一应俱全,经费能够保证,师资相对稳定,在校学员200多名。同时又带动发展了乡镇老干部大学15所,老干部学员达到1380人。
李三昌牢记“学为结合,以学促为”的办学方针,指导老干部大学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学员们发挥作用。开展为青少年做报告等“十个一”活动,春节期间学员中的书画爱好者为群众义务写春联,老干部舞蹈队、文艺团为群众表演节目。同时组织学员直接服务市里企业改制、城市建设与管理等重点工作,围绕问题搞调研、当参谋、提建议,为市里的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好参谋助手
李三昌资历老,经验丰富,办法多,许多事关汝州大局的重要、敏感问题,市里的领导都很倚重他。李三昌不仅经常要求老同志们,而且自己带头理解支持现职同志的工作,帮忙不添乱,主动不越位,入情又入理地为市里的大局稳定作贡献。
汝州有3600多名老干部,这支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新、老干部的团结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老干部反映职级待遇问题的信访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硬骨头”,现职领导对老干部反映问题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一些问题是久拖不决,老干部不依不饶,主管部门只得请李三昌这个“活档案”出山。李三昌这位市落实老干部待遇工作组组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解决的意见,对于反映人的不明之处,他耐心地讲解、说服。每年都有好几起这样的棘手问题在李三昌的手里合情合理地得到解决。
汝州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事关发展大局。作为市煤炭安全生产顾问团团长,李三昌经常带着其他顾问,有时不打招呼随机到煤矿检查,足迹踏遍了全市的50多个大小煤矿。一次他们突然出现在一维修矿井,按规定,该矿井只允许下10人维修,可当时井下却有80多人正在采煤,见检查团不期而至,矿主惊慌地关了电闸。李三昌从矿主的表情上猜到了什么。了解实情后他赶紧要求矿主送电通风,给矿主讲安全生产发家致富、违规生产倾家荡产的道理和事例,听得矿主连连点头。矿主感激地说,像这样认理又认情的检查团真是少见,今后再也不会违规了。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不少项目陆续上马。为了杜绝工程建设中出现腐败问题和“豆腐渣”工程,李三昌这位城市建设顾问团团长,又紧盯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不放松。在洗耳河治理工程中,他率领顾问团成员具体负责招标、采购环节,亲自到郑州、洛阳等地采购建材,节约了资金近百万元,保证了花最少的钱建成了最优的工程。当听说有人说他们管得太宽,断了某某人的“财路”时,李三昌毫不在意,他认为这样做既是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工程负责,也是对那些在职干部的真正爱护,于情于理问心无愧。
不管是在职时期还是离休后,李三昌都始终坚持学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外地工作经验,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思想改造到老,才能进步到老。在生活上坚持起居有常,清淡为主,始终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与世无争。2008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健康老人,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
最美不过夕阳红。今年已经89岁的李三昌,虽然早已离休,但他毅然坚持继续为党的事业奉献。他语速缓慢地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用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我们要奉献。”现在虽然步履蹒跚,但李三昌依然想为党的事业再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生命不止,拼搏不息,他要为挚爱一生的革命工作鞠躬尽瘁,奋斗终生……
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乐义 通讯员杨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