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天气晴朗,米庙镇丰庙村及周边的玉米田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但是,几台玉米联合粉碎机却在田间“大肆收割”全株玉米。这么早就把玉米“毁”了?到底要干啥?原来,这里是“粮改饲”项目作业现场。
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国强告诉记者:“粮改饲”的意思就是把粮食改做饲料来用,参与“粮改饲”的农民将比卖粮食增加更多收入,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之一。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汝州“粮改饲”试点的全贮玉米预计每亩产量3吨,每吨市场价是350元,可收入1050元。而没有参与“粮改饲”试点的项目,预计平均亩产0.5吨玉米籽粒,市场价是每吨1800元,每亩可收入900元,扣除收割费每亩100元,每亩净收入800元,“粮改饲”一亩玉米比卖玉米籽能多挣250元,实打实的增收。
在米庙镇丰庙村村民李浩源家的玉米田里,十几分钟联合机械就装好了一车粉碎的全株玉米,准备送往养殖场。他说:“今年我流转了250亩地,全部参与‘粮改饲’项目,收获的全株粉碎玉米都出售给了附近的养羊场,比收玉米穗轻松不说,还增加了收入,省去了处理秸秆的麻烦。”早在2016年,我市根据玉米丰收实际和发展前景,申报实施了“粮改饲”试点项目。3年间,“粮改饲”给参与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在进行全贮玉米粉碎作业的嵩乐村村民王正立对记者说:“种的玉米不按粮食卖,拿去当饲料卖,还能多卖钱,当时大家都是半信半疑,但自从参加‘粮改饲’试点后,发现它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卖的钱还多!”
养殖业的从业者更体会到“粮改饲”带来的实惠。“公司收贮这些连杆带穗的青玉米,粉碎后压在青贮池内发酵,不仅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而且保存了饲草的营养价值,饲养的牲畜膘肥体壮,产量大增。这段时间我们公司正在全力收贮全株粉碎玉米。”一家农牧科技公司负责人姜建瑛深有感触。和这家公司一样,我市今年还有30多家农牧企业积极参与到“粮改饲”项目中。
王国强介绍,2016年起,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粮改饲”试点县市。几年来,实施企业从13个发展到现在的35个,参与的农户数量将近5000户,累计实施面积10.75万亩。通过这几年“粮改饲”试点,我市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了科学快速调整,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也为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强劲活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晶 通讯员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