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市场监管局驻大峪镇高岭村工作队发现村民挎着篮子去卖柴鸡蛋后,想群众所想,深入10个自然村开展调查研究,将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生产的土特产柴鸡蛋、蜂蜜、中药材、木凳等,统计成完整的信息,并图文并茂发布到微信群、朋友圈,3个月来竟然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将近3万元的销售额,村里的柴鸡蛋、蜂蜜等供不应求。由于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贫困户看见工作队格外亲热。
这一件看似举手之劳的小事,却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一方面,精准扶贫不在于有多么高大上的扶贫产业,才能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而在于能否从小处着手,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帮扶措施。
精准扶贫如何做到“精准”,关键就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落实得如何。要做到扶贫目标的有的放矢,就要首先摸清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要防止层层加码,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高岭村扶贫工作队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从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几个月的市场摸索,已形成了一套实用的销售技巧,从调查摸底、产品形象包装、客户拓展、送货渠道等,运用越来越娴熟。因为成效显著,也吸引了当地知名电商的关注,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意向。从贫困户实际出发确保扶贫措施精准,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高岭村驻村工作队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