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文庙,又称孔庙、汝州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原为州治所辖庙宇,面积约1.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北向南依次为启圣官、大成殿、文明坊、大成坊、明伦堂,廊房对称分布,东西各有一个跨院,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明初,汝州文庙为祭拜孔子和儒家传道布教之场所。明清时期,汝州文庙一直是汝州的最高学府。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汝阳中学在此成立,后又改为省立临汝中学。1948年,我党领导的中原军政大学由鲁山迁至汝州文庙。数百年间,屡毁屡建,历经沧桑,清嘉庆十六年(1811)再扩建后,规模渐大,成为儒家圣迹。2000年后,汝州文庙房产得到归还,经过进一步恢复和修缮,再加上汝瓷博物馆文博阵地的形式和内容的充实,真正成为儒学研究的活教材和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
1983年5月25日,汝州文庙被临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公布名称为孔庙);1986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公布名称为汝州学官);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