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高标准农田改造推动耕种升级重在扶志和扶智一个1.6元,这里的鸡蛋不愁卖一封来自残疾人贫困户的感谢信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1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8-06

重在扶志和扶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郭营战

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笔者在下乡采访时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脱贫的甜头,精气神倍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已经逐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走向致富。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大多数贫困户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特殊原因造成的,比如孩子多、大病重病、意外事故、重大灾难等,这部分人群贫穷可以理解。还有一部分贫困户是存在惰性,不思进取,还存在等靠要等不良思想。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要从精神上和行动上改变贫困户思想观念,扶贫不能靠,脱贫不能等,更不能全依赖政府帮扶和资助。国家出台好的帮扶政策,就是为了帮助贫困户,贫困户首先要把自己“扶起来”,从大脑里破除“人穷志短”的陈旧思想,做到人穷志不短、人穷要立志、贫穷要“励智”,要坚强地站起来、动起来、走起来。人贵有志,切忌人穷无志,如果缺少志气,一生将一事无成。穷人要有穷志气,要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有良好的期盼、有合理的规划,如果连“渴望”都没有,那么自己的将来怎么会好?

扶贫还要治疗愚昧。有些贫困户,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群众,不但不积极学习科学技术,而且对科学技术持有怀疑的态度,思维守旧,受传统愚昧无知思想影响,相信算命看风水,盲目崇拜。

因此,有必要对贫困户进行科技、文化、知识上的帮扶,让他们接受新生事物,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筋骨上刮骨排毒,剔除陈旧思想。只有从精神上先脱贫,才能推进行动上的进一步脱贫,要解放思想,从沉寂的淤泥中爬上岸,不能当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扶贫重在扶志和扶智,这两者是“精准扶贫”必要因素。“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有惰性思想在作祟,精神贫困是“慢性病”,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更难治愈。只有抛弃固态的迂腐思维,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扶贫号召,引导他们真切实意地干起来,把他们扶上马,再策马扬鞭送一程,才会真正地脱贫,才能走上致富之路。

扶贫要扶智,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一公里”,还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广大的基层党员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们,尽心尽责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抓起,拿出更精准、更有力的措施,着力剔除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穷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