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大暑时节,万物生长。近日,记者走进焦村镇邢村涉农资金改革示范项目区,只见田块平整、道路通畅,沟渠、井、电等农田配套设施齐全,一株株玉米青翠挺拔,长势喜人。
“之前我们的自有田东一块、西一块地分散种植,耕种不方便,收成也不高。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以后,整合的农田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种地容易了,收入增加了。”常年在此耕作的村民宋启英说。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起,我市按照全省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根据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分解为新建项目、查漏补缺项目和先建后补项目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投入水平,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建设符合标准体系的高标准农田8.44万亩。
那么,“高标准”究竟怎么才能达到?什么样的农田才是“高标准”?通过我市高标准农田的改造和变化,或许可以探寻其中的经验。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等,对项目区进行水土田林路村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部能实现旱涝保丰收。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亩产平均可增加100公斤,预计每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400吨,新增粮食产值1760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可增收210元。
通过对项目区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的实施,解决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用水成本高的现状,通过管道铺设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可以大大减少农作物灌溉周期,使农业灌溉周期由一般的10-15天减少为7-10天,可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5%-10%,灌溉成本由以前浇一亩地花费25元左右,减少到5-7元,浇一亩地可节约成本费用18-20元,每亩地每年按浇地4次计算,可节约费用72-80元,项目区每年可节约600万元-680万元。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项目实施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在建设期内可吸收4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开辟了途径,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着积极的作用。改造建设中每天一个劳力按90元计划工资的话,两个月预计可为务工农民提供约220万元收入。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通过对项目区田、林、路、水、电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农业园田化、机械化,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把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生产机械化、种田科学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高标准农田,大幅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土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极大地调动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建设,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确保了粮食生产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