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灌溉水、排污水一直是村民的一块心病,也是村两委常年关注的重点,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如今,粪堆赵村的群众都用上自来水,家庭污水全部进网,连储水量1.3万立方米的水塘也已修复完工,村南400亩耕地灌溉有了保障。”7月27日,在汝南街道粪堆赵村,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潘进伟向记者诉说着解决“三水难题”后,给群众带来的可喜变化。
今年45岁的潘进伟,当过兵,做过工人,2008年下岗后,走南闯北做了几年生意。2014年基层换届选举后进入村委会,2017年,他担起了村支部书记的重任。2018年5月,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他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主持村两委工作以来,他坚持“退伍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信念,保持和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时刻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把自己的工作同群众的利益和为群众造福联系在一起,最终带领全村走上了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办实事聚民心重塑支部新形象
粪堆赵村有3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2800多口人。由于种种原因,该村长时间以来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各项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环境秩序“脏、乱、差”。
潘进伟进入村委会后,打的第一场攻坚战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的第一刀就是拆除“双违”建筑。
“我号召村两委成员带头,从自身做起,统一研究方案放线,线内建筑必须无条件拆除,涉及两委成员和党员的带头先行拆除。此举一开,党员看干部、群众看党员,短短3天内违建全部拆除完毕,街边垃圾全部清理,整理边沟、修整路面,粪堆赵村的街道变得又直又宽。”潘进伟说,针对拆除旱厕,他先从自己家做表率,扒完自己家的再扒自己亲兄弟家的。村民看到后都说:“书记都带头了,咱有啥理由不拆。”就这样,粪堆赵村的旱厕很快就拆除完毕了,不但没有遇到阻力,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带着敢于争先、不胜不休的军人精神,潘进伟又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始修建街边花池、建文化墙和进行房顶“戴帽”改造等,经过大刀阔斧的整治和建设,粪堆赵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样,干部群众的心也被紧紧地拧在了一起。
帮村民出点子为发展找路子
粪堆赵村人均土地面积较少,农业纯收入较少,想要提升村民收入,就必须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规模化、特色化、机械化种植的力度。鉴于此,潘进伟带领村两委会成员先后到温泉镇考察香菇种植、到鲁山县考察芦笋种植,为村民增收找方向和出路。结合国家政策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流转给有技术会经营的个人或团体,村民收租金,干活给工资,实现村民与承包者的双赢。
同时,为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街道办事处的引导鼓励下,潘进伟与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结合粪堆赵村实际,深入思考,认真谋划着村里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五年大计,明确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依托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高地优势,在当地产业链的上下端和服务圈层寻找发展空间的具体发展思路。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