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给种兔喂食
“兔子是个宝,周期短、繁殖快、生得多、卖得好。”7月8日,在米庙镇见到镇扶贫办主任王俊峰时,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米庙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脱贫攻坚工作关键,通过外出考察、争取资金、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发展起了兔子养殖产业。
米庙镇共有于窑、枣树庙、焦岭3个省定贫困村,山地多、耕地少,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一直困扰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长期以来大部分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穷则思变,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贫困村稳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关键。为此,米庙镇党政干部千方百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努力寻找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激发当地群众内生动力。
发展思路有了,如何选择适合的产业?兔子长得快,卖得好,今年年初,米庙镇扶贫干部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肉兔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母兔平均30多天可产一窝小兔,喂养70天左右即可出栏,每只兔的利润在25至30元,短时间内经济效益可观。
说干就干,4月21日上午,米庙镇组织3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及贫困户代表到信阳市平桥区王岗乡大山头村考察种兔养殖项目,学习先进种兔养殖经验。5月21日,该镇组织全镇有意向发展养殖的贫困户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真正把政策、技术、服务送到贫困户手中,为贫困户力脱贫致富提供一站式服务。
发展目标和技术都有了,产业带动是关键。今年5月份,米庙镇又动员位于于窑村和枣树庙村之间的九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发展兔子养殖,该公司于6月10日从陕西同腾生物有限公司一次性引进550只母种兔。“我们与九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兔仔、笼具、饲料和技术,同时,还负责上门回收,让贫困户在前期的养殖中不花钱或少花钱,还能发展起自己的养殖场挣大钱。”王俊峰说,通过前期与贫困户沟通,第一批米庙镇已经联系了30户贫困群众作为兔子养殖试点,根据当前的产量,预计在年底前能带动150个家庭发展起兔子养殖。
融媒体中心记者于俊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