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不稳定不说,家里也照顾不住,现在下了班就可以回家,一月可以挣4000块钱,这比干啥都强,这个厂子真好!”7月3日上午,在陵头镇朱沟村石磨面粉厂上班的贫困村民高光明高兴地说。
一个让贫困村民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的致富项目,却让省信访局派驻朱沟村第一书记王红军费尽了心机。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才有稳定的收入,稳定脱贫才有保证。脱贫攻坚最大的难题,就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熟悉朱沟村的基本情况后,就开始动用各种关系寻找扶贫项目。我们先后考察了制鞋厂、服装厂等好几个项目,但由于征地、环保等因素制约,最终引进了石磨面粉厂。这个项目的亮点是可以带动贫困村民就业,这样从根本上可以让老百姓持续增加收入。”王红军对这个项目很是看重。
为了这个项目,王红军把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50万元拿出来作为启动资金,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原籍朱沟村的高景帅。
十分关注家乡发展的市供销社农资公司经理高景帅,在此基础上又注入资金200余万元,2018年11月开始筹建石磨面粉厂。目前占地20亩的石磨面粉厂已经投产,利用当地的山地高筋小麦和低温低速的电石磨,年产1万吨石磨面粉。面粉厂收购的高筋小麦比市场上普通的小麦价高出0.1元以上,不仅解决了当地小麦的销路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而且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记者当天在该厂看到,刚刚投产的车间已安排了30余名当地村民上班。厂里正在建设仓储车间,负责人高景帅说,面粉厂除了生产石磨面粉外,正在设计生产月饼、小食品等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整个厂子全部正常运转后,可安排100余名村民上班。
记者了解到,在石磨面粉厂的北侧空地上,王红军打算引进另外一个产业项目,与郑州金恒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豆奶粉、黑芝麻糊等产品。“这个项目我们去考察了多次,现在已进入实质性论证阶段。”王红军信心十足地说。
除了这两个项目之外,之前已经实现良性运转的两个产业项目,投资162万元的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汝州熙锐洁净型煤配送中心,安排5名贫困村民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分红18万元;2017年流转荒坡土地200余亩种植的花椒,目前长势良好。
朱沟村贫困村民张春燕2018年8月10日参加了我市在村里举办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目前带着村里参加培训的30多名姐妹去城里从事家政服务工作,一个月可以挣到两三千元的工资,“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现在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也不累,挺好的,政府真是为贫困户考虑得周到。”
“村里引进的产业项目越多,我心里越踏实。当初来这里驻村的时候心里还是很没底气的,现在觉得越干越有啥干了,越干越有劲了!老百姓都挣到钱了,摆脱贫困了,这就是我们驻村工作队最大的价值。”王红军感慨地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宋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