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通讯员王丹涛)6月29日,我市静脉产业园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开工。
该项目是我市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我市重点项目和河南省静脉产业园示范试点。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主要包含生活垃圾处理系统、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三个子项目。一期建设占地315亩,日处理垃圾800吨。二期根据我市发展情况,将增加医疗垃圾处理系统,同时提高垃圾综合处理能力。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形成垃圾处理、静脉产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园区。
我市静脉产业园项目主要是对全市生活垃圾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将焚烧垃圾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据了解,项目一期的垃圾发电系统将配置2台光大国际自主研发的350吨/日的机械炉排炉和1台15兆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预计年均提供绿色电力约9,600万千瓦时,将改变我市现有的垃圾处理状况。用焚烧处理方式代替卫生填埋,不仅环保,还能提供优质电能,是实现城市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
该项目投产后将结束我市生活垃圾填埋的历史,对我市的固废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供有力保障,对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改善与提升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建设静脉产业园区,还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