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杨子通讯员陈彦格)大棚是氧吧、蔬菜像鲜花、番茄树上长、农场像工厂,这些新鲜事让骑岭乡小陈村的常现正看花了眼。“出来看看才知道现在的技术有多先进,多亏有这个培训班给俺们提供了这学习机会,我家那30亩葡萄以后得搞点特色。”12月24日,在内乡县考察中国———以色列高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常现正说。
常现正口中的培训班指的是我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今年市农业局遴选3家培训机构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分别为农广校、农科所和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培训班由国家出资,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涉农创业者等为培育对象,加大对贫困村支持力度,适当向贫困村倾斜。“两专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全部要求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进行为期一周或者半月的培训。今年,我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50人,并将200名“两专型”职业农民培育名额分配到我市55个贫困村的贫困户,积极带动贫困人口加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脱贫致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今年我市认真研究细化培育工作,构建了汝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培育平台模式。“1”即市农业局为指导机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N”即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分类教育培训机构,其中市农广校为“N”中的骨干机构,作为基础综合型培育机构,分层遴选了农科所为小麦玉米种植技术指导机构,农机校为农机操作机械手培育专业指导机构,职业中专为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专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分层培育模式。“X”即在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遴选的22家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培育平台模式实现了对不同需求的培育对象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分层化的专业培育。
据了解,职业农民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资格认定,认定合格学员将会被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经过近几年实践探索,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培训效果明显,众多学员通过学习表示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增收渠道,从种植大户走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规范化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