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心愿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解读(三十)塔山夕照父辈的照片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26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2-24

父辈的照片

牛鸿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端午节,我陪同父亲牛连生参加了汝州一高召开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张新讲校长告诉大家,学校决定今年10月举办母校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70周年校庆。希望大家积极提供有关资料。一张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照片,令我回忆万千(如上图)。

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我从1975年至1988年,一直在临汝高中生活居住了十三年,其中的人和事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后排左起第一人刘殿臣老师是总务主管,初识他的才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临汝县两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一高召开,每次到会1000多人,他负责管伙。当时物质匮乏,需要草垫子、黄陶瓷碗、蜡烛,他都一一计算,准确购买。粮食更是精打细算,保证每一个人吃饱。上世纪八十年代春节大肉等年货凭票供应,他到商业局为县高中争取到了比其他单位更多的份额。先生到现在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今年夏天赠送我一本他本人的书法作品集。

第二位解新安老师,八十年代初期由王寨调至一高,教我的语文,去年春天,赠我他自己的自传《影史搏浪》,去年初冬先生不幸去世,令我伤感。

二排左第二人陈文奇老师,在我人生迷茫的时刻,和我彻夜长谈,教育我怎样对待人生,怎样扬长避短。先生讲课风趣幽默,十八扯,滕待郎都能结合课本,有声有色。特别是讲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使我知道我国有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四大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先生精通八卦、易学,我的小儿子就是他给测八字起的名,令我全家非常高兴,先生前年、去年还和我通过几次电话,可惜也于去年不幸离世。

二排右第二人李濒洒老师,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认识他是在七十年代的二中,先生穿一身干净发黄的旧军衣,大度自然,气宇轩昂,一派儒将风度。他不太喜欢吃药,说身体要靠自然免疫,自信人生二百年,可惜也于二○一五年溘然长逝。

前排左第四人王明理校长,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一直担任临汝一高校长,我小时候记得我的父亲和他的同事都尊称他“大老王”,一个大字德高为师,一个老字博学为范,一个王字驾驭六七十年代高中动乱复杂的教学局面。先生待人公平,严以律已,七十年代由于工作忙,家虽在二里店也长期不回家,以至于他的儿子染上脑膜炎,他的孩子没有考上高中要上学,他不允许,教育孩子要凭自己真本事考上。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县政府赠他“师之仪型”光荣牌匾。

照片上的二十余人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县高中的灵魂,是他们在最痛苦最动乱的年代,守护着临汝教育最高的学府,临汝教育最后一片净土,没有他们,临汝一高的历史,将断代二十年。

七十年光辉的历程,是先人的前赴后继后人的薪火相传,逝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让我们不忘初心,记住王明理校长,焦逢山、邱景俊、王泉水、魏恩照、邢锦章、李官信、陈文奇、郭中江、李濒洒、解新安、魏跃武、王西谦等我喊不上名字的父辈老师,他们的事业和英名已融入纱帽山上的青草和松柏。

祝愿刘殿臣主任、钟玉儒书记、谭仁义校长、陈全义、王明华等老师和我的父亲牛连生健康长寿。让离退休的老教师走进新的校园,畅想汝州一高一百年美好的明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