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义铸笔史 千古一帖读《汝帖》刘希夷卒年质疑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24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1-29

刘希夷卒年质疑

李立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说初唐文坛发生过一起“窃诗害命”的案件,涉及著名诗人宋之问和刘希夷。经《大唐新语》《旧唐书》《太平广记》《全唐诗话》《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人说荟》《全唐诗》及《直隶汝州全志》等书所沿袭,演变为这样一起“诗案”:

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二十五岁那年和舅舅同榜进士及第,这年乃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两年后,希夷写了“年年岁岁”一诗,之问见而羡慕,知其尚未外传,欲占为己有。希夷不同意,之问便怀恨在心,派人用土囊把外甥压死在陕州……《唐诗鉴赏辞典》《辞海》,社科院《中国文学史》等都以此为据。认为刘希夷生于高宗永徽二年(651),约卒于高宗仪凤三年(678)至调露二年(680)之间。这样,诗人刘希夷成了年未及三十,因诗才遇害的冤魂,诗人宋之问则成了窃诗害命的凶犯。

对于这一说法,笔者分析刘宋诗中表现出的不同政治倾向,提出如下质疑。



据新、旧《唐书·艺文志》的存目,刘希夷曾有诗文集传世,但皆已失散。其现存诗作,除《全唐诗》收录一卷外,还散见于《文苑英华》《唐诗别裁集》等书中。按图索骥,只要认真仔细地分析一下他的作品,就不难发现,所谓他未满三十岁为奸人所害的说法,是非常可疑的。

(一)希夷诗中有《夜集张湮所居》和《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二首,便是他三十岁之前并未死去的证据。

殷四者,何许人也?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中有“殷四遥”条,认为殷四即诗人殷遥。王维有《送殷四葬》一诗,云:“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孟浩然诗中有《同王十三哭殷遥》一首,写道:“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孟浩然生于武后永昌元年(689),《唐旧书·文苑传》(下)云:“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由此推知,孟浩然与王维结交当在开元十六、十七年间。这期间殷遥病故,约四十岁左右,同孟浩然的年龄差不多,约小于刘希夷近四十岁。殷遥是丹阳句容人,刘希夷在丹阳一带生活过。两位诗人虽辈分不同,但交游往来是可能的。希夷诗中有《蜀城怀古》《巫山怀古》《春女行》《江南曲》(八首)诸篇章,描绘了巴蜀、巫山、沅湘、吴楚一带的风光。由此可知他曾有过一次自中原入蜀,经三峡沿江而下的长途旅行,且在维扬(扬州)、长洲(苏州)、南湖(嘉定)地区盘桓不少日子。《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诗中有“复首秦关尚千里”句。一个“复”字和一个“尚”字似在说明两人已同行多日。如今作者已达目的地,同伴殷四则还有一段路程。这就是说,刘希夷并未在仪凤调露年间遇害,而是长期浪迹江南。待玄宗即位之后,才同青年诗人殷遥一道返回中原,从诗中可知殷四是赴京师长安的,希夷则到了故乡附近的东都洛阳便安顿下来。

(二)《夜集张湮所居》应是返乡后的作品。张湮是唐代著名画家和诗人。原籍永嘉,曾隐居嵩山少室山下,闭门读书多年。

《唐才子传》卷二载:张湮,初隐少室山下,与李颀友善,事王维为兄,皆为诗酒丹青之契。李颀诗中有《同张员外湮酬答之作》《临别送张湮入蜀》《咏张湮山水》等篇。说明张湮隐居嵩山的时间同李颀“十年闭户颍水阳”的时间大体相同。李颀在嵩山间曾和著名隐士卢鸿有交往。而卢鸿于开元六年被玄宗请到洛阳授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就,重返嵩山建“东溪草堂”聚众讲学。由此可知,李颀和张湮隐居嵩山应在开元初年,王维集中同张湮的赠答之作有七首,其《赠张五弟湮》一诗云:“闭门二室下,隐居十余年。”二室即嵩山的少室与太室二山。王维于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受伶人私舞黄狮子一事牵连,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在开元十四年去职归嵩山。假若该诗为王维初到嵩山时所作,那么张湮此时已隐居嵩山十多年了。刘希夷的故乡汝州,位于少室南麓的颍水、汝水之间,正是张湮的隐居地区。他以《夜集张湮所居》为题描写山林生活的乐趣,便说明他开元初年曾同张湮有过交往,且同张湮一样有着对隐逸乐趣的追求。诗中写道:

江南久成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这显然是自况,一个长期隐迹江南,耄耋之年始返业已萧条冷落的家园的老人形象,确实呼之欲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再如《故园置酒》一诗写道:“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览镜》一诗写道:“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何?”《饯李秀才赴举》一诗写道:“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诸如此类,都十分清楚地表现出老年人自伤途穷的感怀。当是与《夜集张湮所居》同一时期的作品。

(三)从对上述诗篇的考证中可知,刘希夷并不是在三十岁以前被人谋害而死的,而是长期隐迹江南,在开元初年又返回了故乡。

那么,他中进士后为什么不做官而远离政治中心隐迹江南呢?如果仔细探究一下他的诗篇,也是可以发现线索的。他的《从军行》《将军行》《入塞》等作品,慷慨激昂地赞美功勋卓著的将军,颂扬投笔从戎的班超,仰慕矢志扫除天下污秽的陈蕃,期待“课绩朝明主”的恩遇,的确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这应是他的早期作品,亦是他参加科举考试时基本思想倾向的写照。但是,他的这类作品并不多,而充满怀才不遇的悲愤和韶华易逝感伤情绪的诗篇,则是他创作的主流。其《夏弹琴》一诗写道:“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这就是他取得功名之后不做官而隐居的缘由。他希望为朝廷做事,使“世人”欢娱,但看到环境龌龊,不愿把明月宝珠一样的光洁投向黑暗的处所。在这里,他所讲的黑暗,显然是指武后集团把持朝政的现实。据史书记载,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接着罢黜顾命大臣褚遂良,废掉太子李忠,逼杀长孙无忌。贬逐长孙派贞观老臣20多人,“政归中宫”。显庆五年(661),武则天处理政事,数年后杀掉建议废武后的宰相上官仪。“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资治通鉴》唐纪十七)。这些事变都发生在刘希夷的青少年时期。之后,高宗让太子李弘监国,“太子弘仁孝谦谨,上甚爱之,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天后方逞其志,太子奏请,数迕旨。由是失爱于天后。……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资治通鉴》唐纪十八)。恰在这一年,刘希夷进士及第,四月间李弘暴死,六月,李贤立为太子。李贤曾召集著名学者刘讷言等注释范晔《后汉书》。后汉时,朝政多次落入皇后外戚手中,造成朝廷纲纪废弛的局面。李贤注释此书,显然含有讽喻意义,调露元年(679),高宗又“命太子监国,太子处事明审,时人称之”(同上)。第二年八月,武后便罗织谋反罪名,“废太子贤为庶人……幽于别所,党与皆伏诛”(同上)。

(四)刘希夷诗中多处运用后汉典故,歌颂光武帝中兴汉室的功业,抨击篡权的外戚王莽,讥讽掌权的外戚梁冀,赞扬立志扫除污秽的陈仲举……确实同李贤之注释《后汉书》的用意是相通的。因此,面对着太子李弘、李贤相继被杀被废,“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资治通鉴》唐纪)的现实,他以涧底孤松自比,渴望出现千金买骨的燕昭王式的复国明主,就表明他是站在李唐宗室一边的人。孙翌在《正声集》中将刘希夷誉为正声之最,原因就在这里。孙翌系在开元年间编撰《正声集》的,正声者,正义之声、正统之声也,是以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为重要标准的。刘希夷拥护李唐正统,反对并敌视武氏集团,但又无力改变现实,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措施,远离政治中心长安和东都自然就成了最佳选择。这也许便是他隐居江南的原因。再说,徐敬业曾在扬州起兵讨伐武氏。虽然很快失败,但这一地区毕竟驻扎过反对武氏的大本营,所以刘希夷隐迹于此地是容易理解的。他在《江南曲》中两次提到“维扬”时都流露出仰慕之情,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

(五)最后,还有必要说一下《旧唐书·文苑传》对刘希夷的记载。在这里,刘希夷是附在乔知之传后面的。按一般通例,凡是附在某人传略之后的人物,都同某人有一定的必然联系。然而,刘与乔却既无血缘关系,又非隶属或同党,只有在两人的诗作中发现的一丝瓜葛。刘希夷的《洛川怀古》诗里有“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一联,乔知之写过《绿珠篇》,皆对绿珠予以赞扬。绿珠是西晋巨富石崇的爱妾,善吹笛,赵王司马伦专权时,其党羽孙秀指名向石崇索要绿珠,被石崇拒绝。后来,石崇被孙秀捕杀,绿珠亦跳楼自尽。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知之时有侍婢曰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与婢,婢感愤自杀。承嗣大怒,因讽酷吏罗织,诛之”。《资治通鉴》的记载与此相同,只是将“侍婢曰窈娘”几字改作“美妾曰碧玉”。武承嗣借去教诸姬歌舞,“遂留不还”,这件事对于乔知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他被诬陷遭杀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他与晋代的“绿珠事件”也确实有相似之处。所以,刘希夷在怀古诗中写绿珠之死,显然有影射乔知之被杀一案的用意,对乔知之寄予了同情。这大概就是《旧唐书》将刘希夷传附于乔知之传之后的原因吧。关于知之被杀的时间,史书记载不详,或云天授元年(690),或云神功元年(697),但皆在武则天称帝期间。这从另一侧面表明,刘希夷并未在高宗仪凤调露年间离开人世,而是看到了乔知之事件的。



至于为什么要嫁祸宋之问,应当说这是当时人们对宋之问人品的鞭笞。据《新唐书》载,宋之问急功好利,“倾心媚附”武则天的内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至为易之奉溺器”。后来,张氏兄弟被诛,中宗复位,宋之问流放到岭南。不久,他逃回东都。“匿于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家”(一说“匿于张仲之家”)。其时,同皎与仲之策划除掉武三思。宋之问发觉后,便向武三思告密。“及同皎等获罪,起之问为鸿胪主簿”(《旧唐书》)。宋之问就是这么一个阿谀奉承、卖友求荣、巴结告密的无耻之徒,人们把他说成谋诗害命的凶手,恰是对他人品不端的抨击。

总之,刘希夷是一位终于天年的长寿诗人,《大唐新语》《太平广记》《唐才子传》等书中所记载的年未及三十而被奸人杀害的事实,是不准确的。所谓“诗谶”应验,应属小说家杜撰。


摘自《汝州文史资料》,原稿编辑陈凝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