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来,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人、受益者,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命运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心中无限感慨,思绪万千。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中华民族赶超发达国家、迎来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是中国完成辉煌蜕变,逐渐融入世界,影响世界发展,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
时光如白驹过隙。记忆中,儿时就读的小学是村中的一座庙院。土坯墙,灰砖瓦。教室的黑板是白灰刷黑漆,粗糙不平。课桌是水泥板,两头垒上土坯支撑起来。坐凳是从家带到学校的,有小马扎、有小椅子,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照明有了电灯泡,但经常停电。上早晚自习,常用墨水瓶自制煤油灯照明,灯如萤火虫一般,忽明忽暗。读书写字时,只有凑近,才能看得清。常常不留神被灯火烧卷了发梢,两个鼻孔总是被熏得黑漆漆的。但当时一心学习,并不觉得艰苦。后来我顺利升入初中,并于1977年考进公社高中。
高中的生活异常清贫艰苦。背着蒸馍咸菜去上学,“玉米糁,红薯馍,离开红薯没法活”是当时生活的写照。记得过生日的时候,也不舍得把自带的发霉的馒头扔掉,硬是擦擦吃掉。这样的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教会了我如何珍惜粮食,激励我战胜困难,发奋学习。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也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三年。我幸运地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应届考入陕县师范学校。1981年毕业后,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了我们村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的人。感谢党的政策,感谢高考的公平,让我们这些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子女,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从王寨乡调到寄料镇,又到骑岭乡,教学环境办公条件逐年得到改善,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学校都盖起了教学楼,配备了崭新的课桌凳。学校都有电脑,少则三五台,多则几十台。多媒体教室,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应有尽有,学生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真是幸福极了。记得我刚上班时,徒步十几里去学校。后来条件好点了,就买辆自行车,每周在颠簸的路上骑行。再后来买了一辆宗申摩托车。如今我家又购置了小轿车。
通信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一个村或者一个学校只有一部老式手摇座机电话。通讯基本上靠书信。八分钱的邮票贴在信封上投进信箱,邮递员再把信件送到收信人手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别着BB机,令人羡慕不已。后来座机电话普遍了,条件好的学校给每个办公室安了一个201座机电话,插卡消费。那时市区或小镇街道旁都有投币电话。书信也慢慢被电话取代了。2003年,我家买了第一部西门子手机,之后又购了诺基亚手机。由于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十几年来也反反复复更换十来部手机。从最大最笨的造型,到小巧玲珑的机身,又到轻薄宽大的机屏,从单一的电话功能到现在集电话、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手机,从原来一家一部手机到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时代发展真是太快了。我用智能手机上网,学会用QQ和微信聊天,用微信阅读、写作,微信支付转账、甚至K歌。四十年前无法想象的,今天都变成了现实。
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1989年结婚时住的是学校的公房,工作多次调动,依然是以校为家,没有一个安稳的居所。2005年,我的工资待遇大大好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市区近郊盖了新房,购置了新家具,换上了新家电,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一应俱全。
最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城市框架拉大了。我们居住地已从城郊变成了城中村。汝州靓丽多彩,青山如黛,汝河似海。余晖下,中央公园华灯初上,云禅湖畔,市民如织。中央公园串起五湖(云禅湖、丹阳湖、望嵩湖、天青湖、鹳鱼湖),如一串明珠。老城区改造后中大街古朴厚重,商铺整齐划一。新城区高楼林立,气势恢宏。市区游园众多,汝河、洗耳河治理后,绿树成荫,水清花香,成了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丹阳路、广成路、朝阳路东延,免费的1路2路和19路公交车,大型观光车的开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向东,宏大磅礴的体育中心成为市里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向北,怪坡、风穴寺旅游景区风景如画,科教园区有着圣洁的教育天堂;向南,有产业集聚区、汝瓷小镇。汝州已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现在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汝州撤县建市的30年。汝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不禁为汝州市委市政府的英明领导拍手叫好。我为自己是汝州人而自豪。一个生态汝州、智慧汝州、健康汝州、文明汝州、幸福汝州正在向我们走来,我真诚地祝福汝州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