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毛泽东给章士钊写回信:
行严先生: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惠书及附件均已收读,极为感谢!三国志一部亦已收到,可作纪念,便时乞代致谢意。大著《柳文指要》康生同志已读完交来,兹送上。有若干字句方面的意见,是否有当,请酌定。顺颂
春安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二日
1月16日,毛泽东同中南局书记和各省负责人谈话。
毛泽东说:“现在折中主义思想实在不少。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就是折中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政治统率经济。”
18日,周恩来同越南政府经济代表团团长、副总理黎清毅会谈。在谈到苏联切断对中国的援助时说:这一点伤害恐怕没有坏处,还有好处。它不帮助我们,倒反而逼着我们自力更生。如果说现在还有苏联帮助,我们的原子弹就响不了。即使能够炸,它也要控制我们,不让我们爆炸。科学的东西,不通过实践,没有办法前进。
毛泽东看到会见记录后批示:“可以明了大势。”并推荐给江青阅。
21日,过春节,毛泽东参加了中共湖北省委准备的专场宴会和晚会,接见了省委、市委和各地、市第一书记。毛泽东向参与警卫的干部赠送了芒果。
当毛泽东在武汉时,江青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林彪的支持下,计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座谈会。1月21日,江青到苏州见林彪,提出由她在部队召开文艺座谈会,得到林彪的支持。
1月下旬,叶群奉林彪之命,打电话给总政刘志坚做了部署,2月2日至10日,16日至20日分两段召开“座谈会”。所谓“座谈会”,实则看电影、看戏,听江青谈意见。
上海会议以后,林彪继续罗织诬陷罗瑞卿的材料,毛泽东在武汉期间,又收到了所谓罗瑞卿家公务员给肖华、杨成武的报告。
29日,毛泽东给周世钊回信:
东园兄:
数接惠书及所附大作诗词数十首,均已收读,极为高兴。因忙,主要因懒,未及早复,抱歉之至。看来你的兴趣尚浓,我已衰落得多了,如之何,如之何?谨复,顺颂安吉!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2月1日,彭真将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许立群1966年1月,分几次报送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的七个材料,转报毛泽东。
这七个材料是:
一、北京六个报纸、杂志编辑部负责人座谈关于《海瑞罢官》讨论的情况和问题;
二、汇报张春桥电话中的意见;
三、汇报关锋等人四篇稿件政治性的提法;
四、关于郭沫若一封信的汇报;
五、关锋在1962年写的几篇杂文,邓拓在1962年写的一篇杂文;
六、关于《海瑞上疏》和《海瑞背纤》的材料;
七、报刊发表参加演出《海瑞罢官》的演员的检讨文章。
毛泽东2月5日批示:“江青:这批材料阅后,暂存你处。”
彭真送这些材料,本意是希望毛泽东对“左”派引起注意加以限制。但也可以看出彭真的政治倾向。彭真所报的这些材料结果都被看作是中宣部整“左”派的材料。
4日,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给毛泽东写信说:“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我读了一遍。我认为重新印发给县委一级,由县委组织公社党委书记以上的领导干部学习,有迫切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引导这个高潮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6日,毛泽东批示:
彭真同志:
请商在京常委及康生、定一、伯达诸同志,修改一遍,并考虑是否应中南局的要求印发给县、团级同志看只发中南局,作为试点,别地不发。看来此问题很大,要真正实现民主集中制,是要经过认真的教育、试点和推广,并经过长期反复进行,才能实现的,否则在大多数同志当中,始终不过是一句空话。王任重同志的修改是好的。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二月六日
自从批判《海瑞罢官》以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所谓的“学术讨论”。在一些有意组织的文章的带动下,政治批判的空气更甚于学术讨论。北京这个政治文化中心自然首当其冲,尤为显得紧张。一些著名的老知识分子郭沫若、范文澜等均闭门谢客。滞留南方的毛泽东暗里支持着这场运动,又观察着中央一线领导人的态度。在京的中央常委们知道毛泽东支持这种“批判”,但希望把这场运动置于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于是指示“五人小组”加以讨论并提出意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