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刚)悠悠赤子心,浓浓思乡情。8月6日,祖籍汝州的台湾老人张宛华(小名张秀云)在家人陪伴下,专程回到阔别近70多年的家乡,寻找亲人,感受乡情。
8月7日上午,记者在天瑞中州国际饭店见到了张宛华老人和她的家人。虽然已经82岁高龄,但老人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回忆起家乡的点点滴滴非常开心。
“老家是河南临汝,家里住的是临街独院,门面房用来做花米桃(一种用大米和糖制成的圆球状零食)。出来门是一条长街,全都是石板路,非常干净。走到头有一条河,过了河就是另一个村子了。”据张宛华老人回忆,父亲名叫张燕超(音),也可能叫张燕操(音),早年替大伯当壮丁去了国民党部队。她在4岁的时候(1940年)随母亲去陕西朝邑找父亲,后来在北京丰台生活。7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和部队长官一起回来给母亲料理完后事后,就重回部队了。1947年,父亲阵亡。大概在1948年,在父亲朋友的关照下,部队长官带她去了台湾。此后,她一直在台湾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记忆逐渐模糊,但她对家乡的思念却越来越强烈。
张宛华的家人告诉记者,他们昨天陪老人去老街(中大街)转了一圈,虽然没有找到亲人的线索,但能回来看看家乡,老人已经很高兴了。
根据张宛华老人提供的信息分析,她的老家可能就在中大街,那条河可能就是洗耳河。希望在中大街居住多年的张姓居民(尤其是张姓家谱中有燕字辈的),老一辈经营过花米桃的市民,家族长辈中有被抓壮丁的居民,或者对张宛华老人信息有兴趣的市民,都可以梳理辨认一下,如有符合寻亲线索的,请与张宛华老人的儿子孟老丹联系(微信号czy271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