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杨子毛文菲
“每次下雨,我们办公室的人都会出来看看哪里有积水,有时候在路边听着市民的抱怨,我们心里也很难受,但是我们会查漏补缺,争取做得更好。”市住建局海绵办的毛文菲说。这个刚成为妈妈的小姑娘每到下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去查看城区各个积水点,鞋子泡坏了好几双也没抱怨过。
大雨连连,忙碌在街头查看积水点的不只有环卫工人,还有默默为这个城市奉献的“海绵”人。每逢雨天,无论是正常工作日还是周末休息时间,海绵办工作人员都会冒雨在中心市区进行全面排查,排查过程中详细记录下雨后积水的地方,并通过观察周边环境和地形找出积水原因,研究整治积水问题,力求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出行环境。“我们希望市民能多一些鼓励,给我们时间,我们有信心能做得更好。”海绵办的彭雪敏说。
海绵汝州,喜迎“金牌”
2018年2月,我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获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至此,这块金牌终于落地汝州,在这个奖牌背后,有无数城建人的付出与汗水。自海绵城市建设以来,我市严格依照《汝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汝州市海绵城市实施方案》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加强规划管控、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全面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市“打造生态汝州、建设山水宜居绿城”的重要载体。在建设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规划到位、示范到位、建设到位、宣传到位”的“六到位”原则,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指导思想,对海绵城市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按照“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先进建设经验,提出了生态水系、排水防涝、污染防控、园林绿地、道路交通、海绵社区六大体系的建设布局。坚持“道法自然”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步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走出具有汝州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之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市城市建设夺目的亮点,赢得了上级领导肯定,获得了社会民众的普遍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汝州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试点项目,成效初显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水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转变,由“相互矛盾”逐渐转变为“协调发展”,切实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增强了市民对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的保护意识。现在的汝州,海绵设施不断完善,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下水位稳中有升,黑臭水体逐步消失。为打造生态汝州、建设山水宜居绿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规范,目前已在向阳路、前进路前延(示范道路广场);和园、叠翠园(示范公园绿地);建投大厦(示范单位小区)以及嵩河(示范生态水系)等一批建设项目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在新建、改建项目中,汝州市崇尚“因地制宜、道法自然”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设备设施通过科学的高程和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地设置海绵设施,减低工程造价,打造“原生态”的海绵城市。
总结经验,鼓励创新
我市在近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管理和建设体系。在管理方面,为科学、快速地推进汝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我市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编制完成了《汝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近、远期工作计划。明确了“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技术措施,科学布置超标径流排放系统,明确内涝整治措施,统筹有效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编制《汝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确定海绵建设储备项目,落实海绵城市主要目标及具体指标的实现途径。拟定了《汝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说明》和《汝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指引》,从技术层面为参与汝州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单位指明了海绵城市建设方向,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建管机制。
在工程建设中,通过海绵型道路、海绵型单位小区、海绵型绿地、海绵型水系等各类海绵城市试点项目的建设和尝试,对各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海绵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同时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汝州市海绵办在借鉴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寻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技术、新方法,并成功申请了集水灌溉系统、道路降水净化系统、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导流槽、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等四个专利,有效地解决了海绵城市新建、改建项目资金投入大,实际效果小的问题。
作为一个县级城市,我市既不是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也不是省级海绵城市试点,但是120万汝州人民并不缺乏开展城市建设创新进取的热情与信念。近两年来,我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城市“双修”为抓手,以海绵城市建设为载体,按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要求,提升标杆,主动作为,高效率推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探索汝州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汝州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新路径。
和园(公路局游园)又称雨水花园,通过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地面的雨水,利用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涵养地下水。
市政府门前(改造前)
市政府门前(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