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司伟宽)“米庙镇马窑村马红涛同志,在部队强军杯大比武中,成绩优异,荣立三等功一次,特此报喜。”“陵头镇寇寨村张利鹏同志,被旅评为第六届‘神箭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特此报喜。”“骑岭乡河坡村庄跃明同志,在旅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记旅嘉奖一次,特此报喜。”八一前夕,市人武部接连收到三份从部队寄来的喜报,由此掀起了汝州籍官兵“立足本职,建功军营”的新热潮。
据统计,我市共有现役官兵1400人左右,去年以来,先后有两人荣立二等功,43人荣立三等功,近800名官兵获得各级嘉奖,被评先选优,受到表彰,占比60%多。“这一可喜数字是多年来所没有的。”为啥汝州籍官兵立功受奖这么多?表现这么优秀?联系武装工作的市领导一语中的:“近年来,我们注重精准对接强军所需、军属所盼、兵心所向,舍得动真情下真功激发官兵建功军营的内在动力。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广大汝州籍子弟兵的广泛认同,这一枚枚军功章、一张张喜报就是他们回报家乡父老的最好见证。”
遴选优质兵员。自2016年开始,市人武部积极探索组织预征青年役前集训的方法,严格推行“全员式、封闭式、考查式、淘汰式、点兵式”集训模式,确保为长城遴选每块优质砖,努力打造汝州兵优质品牌。广大预征青年也叫响了“我是汝州优秀青年,我为汝州增光添彩”的铮铮誓言。通过役前集训,初步打牢了预征青年的思想和训练基础,实现了优胜劣汰、优中选优,有效增强了第一适应能力,使他们到部队后进入情况快、转变角色快、学习提高快,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用足优抚政策。2月25日,大峪镇籍军人、某部通信技术室副主任高海朝的父亲因病猝然离世,当时高海朝正在万里之遥的南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得知消息后,市领导第一时间安排镇党委政府和武装部领导前往吊唁慰问,替高海朝尽忠行孝。“在拥军优属上,怎么做好事解难题办实事都不为过。”这是市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对优抚工作的要求是:必须把现有政策用足用好,能就高的决不能就低。我市在河南省率先实行城镇籍、农村籍义务兵一个标准享受优待金的政策。还充分发挥各种仪式的教育激励作用,每年八一前夕,集中组织发放义务兵优待金;春节前结合走访慰问,登门入户为新入伍义务兵家庭悬挂军属光荣牌;每年新兵启运前,隆重举行欢送新兵仪式,安排领导致辞、家长寄语、新兵宣誓。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了“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全社会受尊重”的浓厚氛围。
健全奖惩措施。2018年春节前夕,我市组成联合慰问组,敲锣打鼓为两名荣立二等功的官兵家庭送去立功喜报,现场悬挂“功臣之家”牌匾,颁发慰问金,其余荣立三等功的官兵喜报则由所在乡镇负责送达,并在当地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扬立功受奖官兵先进事迹。我市还紧密结合部队改革、政策调整实际,紧跟时代和形势发展,及时做好立改废工作,先后重新修订出台了3项有关奖惩激励的措施意见。2016年,我市面向优秀大学生退伍士兵,一次性招考6名公务员补充到专武干部队伍中。将退伍战士服役期间的立功受奖项目量化打分,三年来先后将116名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优先安置到合适岗位。
不但遴选好入伍的、安置好退伍的、激励好在伍的,而且还让军属有面子、享荣光、受尊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军字牌”获得感和幸福感。市人武部部长梁建文感慨地说:“这一系列成龙配套、务实可行的举措落地后在军地产生了积极的互动效应,让军人军属的心热了起来,自觉行动了起来。因此,出现这种‘一花引来百花香,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可喜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