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 解“堵”有功 1元做公益 西瓜免费拿摔折门牙无人管法律援助暖人心要闻简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全力做好“两项申报”街头巷尾身边事民办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服务岗位工作人员河南煜达阀门:围绕诚信抓“软件”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1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08-03

“民生视野下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系列报道之十

智慧交通 解“堵”有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那么大的绿字,看得清清楚楚,过马路再也不用心慌了”,7月30日上午9时,城垣路与广成路交叉口,正在等着绿灯亮后过马路的蔡大妈高兴地对记者说。竖立在十字路口安全岛上的行人与非机动车辆通行提示牌,不断变化的红绿字体准确提示着通行信息。智能交通系统不仅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给市民通行带来极大便利。

百城提质,“重”在城市基础设施提质提升,“新”在融入数字化智慧技术运用。为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城市道路规划项目配套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第一、智能交通管理水平”的交通秩序,今年初,我市聘请全国最高端的G20峰会智慧城交通规划设计团队,进行全域交通组织规划。

根据专家组实地勘测,通过对主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护栏、拥堵节点、交通组织等全面综合的梳理分析,专家组指出我市交通组织精细化管理及交通规划设计整体落后,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设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信号机缺少相位、单点控制,导致车辆延误、配时不合理,无法全线使用交通“绿波带”控制。二是交通标志不全。未采用设置交通标志方式分清道路优先权、标志陈旧、漏设指示标志现象十分普遍,含义不清楚、指路标志体系较差。三是部分交通标线未按国家标准施划。存在非机动车道不按国家标准施划、人行横道线间距过密、多车道路口断面过宽处理不当、主干道上可变车道线不合理。四是隔离设施设置不科学。邻近路口分隔带设置不科学、开口过多,导致主干道路通行率下降等问题。

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市交警大队通过省公安厅和国家公安部推荐,邀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公安部、交通部特聘专家,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夏方庆教授实地勘测,针对城区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标志标线等“疑难杂症”把脉问诊,为我市道路交通制定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编制提供专门指导,并对城市道路交通整体提升提出具体方案。针对不同路口,设置不同信号相位、信号周期及信号转换的时间来控制交叉口交通流的冲突。加大交通标志的设置,清除陈旧标志,完善交通标志体系。对各个大修的道路主干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重划交通标线,合理设置人行横道线,使车辆分流更加科学合理。按照标准规范设置隔离,加速车辆通行。

目前,智能交通系统正在试运行,年底实现智能交通连线结网,达到全国中小城市交通管理最高水平。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