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汝州东门里的大街上,横跨大街巍然屹立着两座石牌坊。一座位于东城门与张公巷街口之间,全由青石做成,人称青石坊;一座位于张公巷街口西约40米处,全由红石做成,人称红石坊。
红石坊系明朝万历年间汝州进士张维新所建,高、宽各10米,下置4根方形石柱,中间两根间距较宽,可通车马,两边柱间距较窄,可通行人。横梁中间高,两边低,上边刻有张维新官衔。横梁上为坊首,上边刻有人物,有乘马行走者,有静坐对弈者,刻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青石坊系明朝万历年间汝州进士丁尧相所建,宽约10米,高约8米,其形制大体与红石坊相同,只是坊上没有雕刻人物与其他饰物。
红石坊与青石坊均于1958年大跃进时,为修石轨道所毁。
关于建造青石坊、红石坊,群众中有许多传说。
建造青石坊的传说
说是张进士与丁进士是甥舅关系。张进士在汝州老家门口街上建红石坊一座,丁进士心中不满。因为丁进士家居东关,只要进城,他及他的家人就必须从坊下经过,从坊下过就是从胯下过,丁进士感到太受侮辱。张维新家的祠堂在东关(原东关剧院处),于是,丁进士就在东门里建青石坊一座,意在张家如到祠堂祭祀也必须从他的坊下经过。
还有传说,青石坊的各个部件做成后,搬运到街上安装竖立,当坊础及4根石柱立起后,由于横梁及坊首太重,无法向上安装。工匠们围在一起商量,可商量来商量去,始终没有找到办法,领工的人急得团团转。这时,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挤了进来,围着放在地上的横梁和坊首转来转去,并时而丈量,时而仰脸察看柱顶,似乎在捉摸安装方法。工匠们看到后,很感诧异,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办法,他能有什么法子!领工的倒是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该过去问问。于是,走过去,深施一礼问道:“这横梁和坊首怎么向上安装,请老先生指教!”老人笑了笑说:“你没看我已是土都围到脖子的人了,还能有什么办法!”领工的悻悻而回,还被众人讥笑埋怨一番。就在这讥笑埋怨中,领工的忽然醒悟:“这不是鲁班显灵,让我们采用堆土法吗!”于是,急忙转身去找,白胡子老头儿已无踪影。横梁和坊首就是用堆土法,将土堆起来成斜坡,高与柱顶齐,推拉上去安装起来的。
建造红石坊的传说
说是红石坊建成后,张进士看了又看,认为雕刻精细,形象逼真,技术水平很高,颇为满意。他问工匠:“还能做得比这更好吗?”工匠们答:“只要出的钱比这多,我们当然能做得比这还好。”张进士不悦,心想如果别人比我出钱多,那立起的牌坊比我的不是更好吗,那怎么行!于是对工匠们道:“大家辛苦了,给我做的牌坊很好,我很高兴,今天好好招待大家一顿,以表心意。”他在饭菜中下了毒,将工匠全部药死了。后来朝廷催他还京,他以为有人进京告状事发,推托有病不回。可是皇帝与他关系密切,曾有神人托梦给皇帝说,皇帝是汉刘备,张维新就是张翼德。所以皇帝很想念他,又传旨催促,他更怀疑,让家人说已经病死。皇帝以为是欺蒙他,便颁旨半开玩笑地说:“真的死了,也得头送京来让朕一观。”这样一来,张进士以为朝廷是不放过他了。可是如果现在再回去就是欺君之罪,欺君当斩。无奈,他的家人只好将他的头割下送往京城。皇帝看后大哭,自语道:“我只是想念爱卿,催你回来,那是戏言,你怎么就当真了呢!”于是就命人铸一金头让其家人带回厚葬。传说只能是传说,张进士怎能如此?只不过是说红石坊精巧,独一无二罢了。
据《汝州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