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文化记忆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张维新红石坊与青石坊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0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07-17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张维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维新,字宪周,明代汝州城区中大街人。其父张从易,汝州庠生(秀才),乐善好施,饥荒年常煮粥救济乡邻,出钱埋葬无主尸骨。张维新自小受父亲影响,并受到良好教育,于明万历元年(1573)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参加殿试考中进士,进入太学学习。万历丁丑年(公元1577年)太学毕业参加廷对,成绩优异,被明中央任命为山东冠县(今聊城)县令。他上任后父亲寄信要求他做个好官。在冠县期间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三年后,因政绩突出,调中央任六科给事中(掌握参政议政的谏议权,监察六部弹劾权,直接对皇帝负责),先后在兵、礼两部任职,任职期间,他不阿权贵,敢于对社会弊端条陈上疏,对皇帝直述己见。曾大胆揭发考场中的舞弊现象,建议用复考制度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他还谏议停止宫内太监们无谓的“内操”,对廓清考场、严饬宫禁起了一定作用。他推荐正直无私的邹元标、孟一脉等人为“言官”,为明庭官员的廉政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财政危机日渐严重。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商讨用改革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张维新在开封、河南(洛阳)、归德(商丘)三府及汝州调查中发现,形成多年的交纳公粮的办法,在运输过程的押解、住宿、运输人员吃住等费用都要由种粮大户折成粮食付给,费用增加三到五成,令种粮大户苦不堪言,准备变卖家产逃往他乡。他和邹元标、孟一脉等联合向朝廷上交了“请改折漕粮疏”的折子,痛陈漕粮运送中“部解”“、歇斗”“、放揭”等弊。他提出把应纳的粮食按北京市价折成银子交当地官府,由政府带银子到京城附近购粮交纳。这种“改纳折色”的办法,即利国又利民。因他的“万言上书”不仅列举旧税制的弊端和给纳粮户带的痛苦,还指出了解决的办法,朝廷决定在这几个府州试行,结果朝廷应得的一点不少,纳粮户也没多付出,皆大欢喜。三府一州的纳粮户为感谢张维新的功德,纷纷在府州衙建生祠堂纪念。汝州更是将他的这个上书给汝州人带来的好处与滕昭上书改汝州为直隶州的事相提并论。后来各地纷纷上书效仿“改纳折色”的纳税方法。1581年,明朝大学士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纳折色”就是核心内容。

张维新文学功底厚实,诗文俱佳。他为官期间重视地方文化建设,留遗作甚多。万历二十四年(1596),张维新任潼关道副使,与华阴县知县贵阳马明卿出版了记述华山的《华岳全集》十三卷,对华山进行了全面介绍,成为介绍华山较为完整的史书;华阴县重修西岳庙,张维新为其撰写了《华阴县重修西岳庙记》碑记,如今成了文物;他路过东汉清官杨震的墓地,挥笔写下了《吊杨伯起墓》诗:“洒酒松丘下,俨然见汉官。黄金一土苴,白日比胸肝。节峻华峰削,风清陇树寒。尔名堪立儒,百代碣重刊!”至今被华阴县流传。《汝州全志》中辑录其不少诗作。

张维新是个孝子,父母去世,他请假回乡守孝,在父母坟旁搭棚居住,被乡邻称为孝的典范。守孝期间和晚年退休在家,为汝州文化建设东奔西忙。万历二十四年,他和知州方应选(主编)合编《汝州志》。乾隆志称其“简而能赅,为一时文献之冠”。这本志书在流传中成为孤本,被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收藏。后来北京图书馆从日本拍回胶卷本重印,汝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闻讯后于2006年购回一本收藏。

明史中没有专门为张维新立传,但事迹在明史中有散说。从宝丰重修香山寺碑记中知,张维新官至山西布政使。张维新最后病逝在家中,葬在汝州。

张维新和他的父亲张从易同时被祭汝州学宫乡贤祠中。汝州的张公巷街也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据《汝州文史资料》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