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走进骑岭街道河坡村华中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走进焦村小学支教助学图片新闻市实验中学教师张燕燕荣获省级征文二等奖弘宝作品《左公像》获“CH I N A·中国”金奖要闻简报新员工共赴“新”征程汝州一高八名学子携笔从戎投身强军伟业举办健康大讲堂简讯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08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7

弘宝作品《左公像》获“CH I N A·中国”金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8月1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CHI NA·中国”(哈密)陶瓷艺术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此次大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陶瓷作品,经过层层筛选,由《地理标志产品汝瓷》国家标准起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华老字号———弘宝汝瓷掌门人范随州设计创作的新疆新瓷作品《左公像》脱颖而出,摘得该类目金奖,弘宝汝瓷传承人范至简、范帅召的作品《心之舞》《天山魂》获得铜奖。

“CHI N 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哈密市人民政府、河南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共同主办,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艺术设计赛事,旨在弘扬中国陶瓷艺术文化,促进陶瓷艺术创新、打造中国陶瓷国际品牌和国际影响力,培养创新设计人才。此次大赛共征集到3000余件参赛作品,经过线上初评和线下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文创陶瓷创新设计”“艺术陶瓷创新设计”“环境空间陶瓷创意设计”“概念陶瓷创意设计”以及“新疆新瓷”五类金、银、铜奖作品共88件,其中全场大奖作品1件。

2023年秋,河南省对口援疆巴里坤分指挥部启动“中原陶瓷重走新时代丝绸之路”项目,旨在将汝瓷技艺引入新疆,结合当地瓷土资源与民族文化研发新疆“新”瓷。弘宝汝瓷主动承接任务,联合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机构,攻克釉料配比、窑温控制等技术难题。经过一年半攻关,2025年春,“天山紫”“戈壁金”“苍黄釉”等系列产品破窑而出,将大漠的辽阔与中原的厚重,凝练成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

此次获奖的《左公像》《心之舞》《天山魂》是弘宝汝瓷团队运用新疆巴里坤当地丰富的瓷土资源精心创作的新疆“新”瓷作品,其中《左公像》是范随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左宗棠的豪迈与担当。作品中,左宗棠前持剑,剑虽未出鞘,却透着震慑外敌的凛冽之气;后置书,彰显其文职出身的文韬谋略,以及他在收复新疆后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远见卓识,作品生动诠释了左宗棠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

在颁奖典礼上,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雅芳指出,自大赛创设以来,始终肩负着弘扬中华陶瓷文明、促进设计创新的使命。“新瓷”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正是对以平顶山等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产业在西部转型发展的有力呼应。她强调大赛不仅是展示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前沿成果的高端学术平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赛组委会主任宁钢表示,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品对哈密以及新疆丰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风貌与多元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与艺术升华。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更为多元,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更为紧密,展现了陶瓷艺术的无限可能。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显著增强,体现了创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

范随州表示:一年半前,当弘宝汝瓷团队带着汝瓷技艺踏上巴里坤的土地,面对这片陌生却充满潜力的瓷土资源时,既感受到了传承创新的责任,也看到了中原文化与西域风情交融的可能。《左公像》的创作和获奖,不仅是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建设边疆壮举的致敬,更是做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用陶瓷语言讲述“中原与西域共生共荣”故事的尝试———用当地的土,烧当地的瓷,传共同的魂。弘宝汝瓷团队将继续扎根新疆,深挖这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馈赠,让“天山紫”“戈壁金”这些带着大漠气息的釉色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新疆“新”瓷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文化纽带,让更多人通过陶瓷读懂新疆的美、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

李晓伟 陈蒙乐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