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持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护理部的精心组织下,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深化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7月21日—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服务提升专项互学活动在该院重症医学科、神经重症监护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之间展开,三个科室骨干护士深入对方岗位,进行为期一周的身份与视角的转换“沉浸式跟班学习与角色互换体验”从而汲取养分、反哺自身。
重症医学科视角,走进急诊重症监护室感受高效与温度。踏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如同步入一个高效运转与人文关怀交织的精密空间。比如在压力性损伤预防方面,急诊重症监护室做到了风险评估可视化,每日使用Braden量表评估,对高危患者床头悬挂“防压疮红色警示牌”,并制定个性化方案(如肥胖患者垫楔形垫、消瘦患者使用特殊辅料);皮肤监测标准化,每班交接严格执行“视、触、压”三步法,细致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指压回弹情况,对深肤色患者重点观察颜色差异,确保无遗漏。
急诊重症监护室的交接流程细致且科学,她们精心设计了“EICU护理人员交接单”并悬挂患者床尾,重点护理项目、各类导管刻度深度等关键信息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这种标准化、细致的交接流程,确保了工作无缝衔接,最大程度避免信息遗漏。同时,为气管插管患者制作“沟通板”辅助表达、每日朗读家属留言传递情感支持等,为紧张环境增添了温度。
神经重症监护室视角,走进重症医学科学习精细化管理。走进重症医学科,如同观摩一部精密运转的仪器,其环环相扣的流程、一丝不苟的细节管理,生动诠释了重症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典范。其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环境令人印象深刻。物品库、被褥库内各类物资标识清晰,分类精准、空间利用高效,医护人员取用快速便捷,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体现了扎实的“6S管理”功底,实现了疾病观察、技术操作、抢救配合、文书书写等核心工作的同质化,为提升自身环境管理、操作规范性与交接连续性树立了清晰的标杆。
急诊重症监护室视角,走进神经重症监护室汲取专科精髓。步入神经重症监护室,如同打开一本厚重的神经重症专科护理秘籍,其严谨的专科评估、精准的操作规范与高效的多学科联动,为提升专科护理能力提供了丰富滋养。带教老师首先系统讲解了神经重症患者的病情特点,重点强调了瞳孔、意识、肌力等基础神经功能评估的重要性,使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对神经专科病情的观察有了更细致、更深入的认知。
该院此次重症医学科、神经重症监护室、急诊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换岗学习交流,是一次理念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和技能的提升,不仅促进了科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更有效推动了重症护理专业知识的融合与技能的互补提升,是落实“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生动实践。三个科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互学互鉴,精进专业,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动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重症力量。
李晓伟王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