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才干、贡献青春力量,日前,团市委联合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河青志愿服务团开展了主题为“‘乡’约汝州,遇‘践’青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青瓷博物馆,感悟千年瓷韵。实践团首站探访汝州青瓷博物馆。在独具匠心的莲花造型建筑内,成员们沉浸于“中华瓷脉,千年汝窑”的历史长河,从战国的原始青瓷活环兽耳罍,到两宋的青釉莲形砚滴,在近距离感受汝瓷魅力中,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立志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探访文庙古建,触摸历史文脉。第二站,团队走进集汝瓷博物馆与古代学宫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汝州文庙。红墙青瓦间,成员们领略了河南六大文庙古建之一的风采,了解其作为“学庙合一”文化古迹的深厚底蕴。通过观摩院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珍贵的石刻(如“卧冰求鲤”孝道故事、孔子语录等),近距离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汝州崇文重教、孝悌传家的优良传统。
寻幽风穴古刹,领略建筑智慧与自然馈赠。实践团深入中原四大名刹之一的风穴寺。这座拥有18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博物馆”,以其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的独特布局和深厚的禅宗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青年学子。成员们在探访过程中,不仅实地观察学习了古代榫卯结构的精妙,领略了“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与“汝州风”的清凉,更对古人顺应自然、巧夺天工的建筑智慧赞叹不已。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汝州市烈士陵园,实践团举行了一场庄严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于烈士纪念碑前庄严重温入团誓词、擦拭园内烈士墓碑。汗水浸透衣衫,但先辈们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深深涤荡着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激励他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情暖庙下敬老院,践行青春服务。实践团深入基层,联合庙下镇政府和团组织来到庙下镇敬老院,为留守残障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成员们协助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庭院、准备餐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老人生活所需。在敬老院,他们还体验了老式压水井的乐趣,清凉甘甜的井水不仅驱散了暑热,也让成员们体会到传统生活方式中蕴含的智慧与朴素情感。
助力乡村振兴,体验农耕辛劳。在庙下镇君峰家庭农场,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与乡村干部交流、亲身参与农场日常劳动,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青年学子们切身感受到农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也坚定了为服务乡村发展贡献了自己力量的信念。
青年学子们深入汝州大地,在触摸历史文脉中坚定文化自信,在缅怀先烈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在劳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李浩然 张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