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开办电子加工厂带富乡邻促增收西瓜酱香飘出乡村振兴“巾帼路”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9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22

王小红:开办电子加工厂带富乡邻促增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加工车间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能挣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7月16日,在寄料镇政府东侧的7间门面房里,焊锡工郭好利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工具,一边笑着说道。这家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电子加工厂,正是寄料镇吕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小红于2019年4月创办的。

2019年初,王小红在走访村民时发现,村里不少劳动力因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守着几亩薄田,收入一直上不去。“看着乡亲们着急,我心里也不是滋味。”王小红说,当时她就萌生了在家门口办个厂子的想法,让村民既能挣钱,又能兼顾家庭。

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王小红发现手机配套的耳机加工项目技术门槛不高、操作简单,且市场需求稳定,非常适合村里的劳动力。于是,她拿出多年积蓄,又四处筹措资金,在镇政府附近租下场地,购置设备,聘请技术人员,与深圳大网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代加工协议,电子加工厂就这样办了起来。

厂子开办之初,王小红首先想到的就是村里的乡亲。她优先招收吕庄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尤其是一些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劳动力。“只要愿意来,我们就免费培训,直到学会为止。”王小红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10余名附近的村民顺利上岗,成为加工厂的首批员工。

“厂子刚开始在镇里的老粮库,后来随着订单增多,2024年4月又在政府东边租了几间门面房。”王小红说。

走进加工厂,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类原材料,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在进行数据线焊接,有的在注塑成型,有的在包装检验,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据了解,该加工厂主要生产数据线,每月能稳定制作15万条。虽然生产规模不算大,但对于村民来说,却是稳定的收入来源。

郭好利是厂里的老员工了,从厂子开办就一直在这儿上班。“我以前在外地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还照顾不了家。现在来这儿上班,每天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中午还管饭,工资按时发放,我干着心里也踏实。”郭好利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注塑女工张伦红也是受益者。“我每月工资能发到2900元以上,收入稳定,干着不赖。”

“王小红书记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她是个实干的好书记。”说起王小红,村民、注塑工吕品赞不绝口。王小红却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是她的责任。“只要能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再累也值得。”

如今,这家电子加工厂已成为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王小红表示,下一步,她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招收更多村民务工,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做一点贡献。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