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伤人,责任归属何方?2025年暑期实习生法治大讲堂开讲减肥无效要求退款看法院怎么判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集中问卷调查让法治种子播心田警方提醒:警惕涉学生群体新骗术与法同行路青春见习时败诉方感谢信里,藏着动人的司法力量看望慰问派出所一线民警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9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5

败诉方感谢信里,藏着动人的司法力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封来自败诉方的感谢信,没有胜诉的欢呼,却比任何赞誉都更能诠释司法的深层力量。这份力量,不在判决结果的“输赢”里,而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事实真相的坚守、对当事人的尊重,以及法律条文之外那份温暖人心的责任担当。

近日,钟楼人民法庭张强伟法官受理了一起涉6名残疾人劳动争议案件,尽管当事人的诉求最终因超过仲裁时效未获支持,但从案件受理到最终判决,张强伟的每一个举动都彰显着司法的温度与力量。他从一次次耐心倾听劳动者的心声,用通俗语言拆解法律条文,到奔波多地查清事实,在判决中清晰认定客观事实;从严谨作出裁判,到持续开展判后释法,张强伟严谨细致的办案过程、真诚耐心的沟通态度,让当事人在败诉后主动致信感谢。这封信背后是他们对司法公正的认可,对“被重视、被尊重”的真切感受。

司法的力量,从不止于强制约束的威严。它更像一束穿透迷雾的光,以专业拨开当事人心中的疑云,以真诚消融对抗的坚冰———即便败诉离场,人们也能清晰触摸到法律的边界,在每一个说理的细节里,感受到公正流淌的温度。那些写在信上的滚烫谢意,正是最生动的注脚:司法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堆砌,而是能在严谨中显温情、在坚守中赢民心的桥梁。它让法律被理解,让矛盾被化解,更让司法公信力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真正融入群众的心田。姜楠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