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汝州的街道还沉浸在夜色里,66岁的环卫工姚大爷已挥动扫帚,橘红色工作服在路灯下格外醒目。这位有着15年工龄的老环卫工总说自己“身子骨硬朗”,却没料到一次常规体检,竟发现了隐藏的健康危机。
7月初的早晨,姚大爷到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各项检查顺利,直到颅脑CT时,正在操作的张亿果医生发现姚大爷左侧顶叶有血肿。“大爷,您左侧顶叶有血肿,您躺下休息,先不要大幅度活动,我已经帮您联系了相关科室会诊。”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张亿果医生深知此病症的紧急性和严重性,如果不紧急治疗将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张亿果第一时间联系科室主任并与急诊科进行联系。
进一步的头颅M R I+M R A检查显示,姚大爷除右侧顶叶出血外,双侧丘脑、基底节区还有多发腔隙性梗塞,脑动脉硬化明显,脑血管边缘毛糙。结合姚大爷20年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神经外科团队判断:“长期血压控制不稳叠加抗血小板药物影响,导致了这次‘无症状性脑出血’。幸亏发现及时,要是血肿扩大压迫运动中枢,后果不堪设想。”
“王大夫,我这病是不是得开颅?那我手头的活儿咋办?”住院第一天,姚大爷最惦记的还是街道卫生。郭从延主任笑着安抚:“您这情况特殊,特殊对待,咱们研究先保守调养,不用开刀。”
针对姚大爷的病情,郭从延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制定了“动态监测+精准调控”的方案:立即停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改用温和的降压方案,将血压稳定在130/80m mHg左右;同时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配合营养神经药物促进血肿吸收。
住院期间,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成了姚大爷的“健康管家”:护士每天三次上门量血压,耐心叮嘱“降压药得空腹吃”;康复师教他做简单的肢体活动,笑着说“这动作就像扫地时弯腰捡垃圾,您肯定熟”;王医生每天查房,总会多问一句“今天感觉怎么样”。姚大爷常跟病友念叨:“本以为住院就得躺平,没想到这儿的医生护士这么贴心,还总用我听得懂的话讲病情。”
目前,姚大爷仍在住院调养中。复查CT显示,他的血肿已明显缩小,水肿基本消退。郭从延拿着对比片给他看:“您看,这出血吸收得比预期还快,就像您扫街一样,把‘垃圾’一点点清干净了。”姚大爷看着片子,眼里的担忧渐渐消散。
现在,姚大爷在病房里也闲不住,常会跟来看望的同事们说:“以前总觉得体检是浪费钱,现在才知道,这是给健康上了道保险。”
郭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