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绍扎根乡村沃土点亮希望之光一屋一书一人生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9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0

扎根乡村沃土点亮希望之光

———记陵头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陈军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6月27日中午,天气炎热,记者踏入陵头镇第一初级中学,跟随校长陈军涛走进他的办公室。他赶忙打开空调,略带歉意地说:“空调一直没开,有点热,主要我平时不常在办公室坐,一般都是在各班级转转看看。”扎根乡村教育28年,他始终心系学生与教学一线。

28年教书育人,陈军涛从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校长。然而,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赤诚初心。“没有什么可采访的,都是这样干的。”他朴实的话语背后,隐藏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执着坚守。

2015年,陈军涛接任陵头镇第二初级中学校长时,学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优质生源大量流失,教师队伍涣散,教学积极性不高,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低沉的氛围。对此,陈军涛立下誓言:“只要我在一天,就决不会让这所学校垮掉!”

在新学期家长会上,陈军涛满怀信心地讲解自己的办学思路与教育模式,充分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在日常教学中,他提出“激情教育”理念。每天清晨,他会组织学生站立激情读书;课间跑操时,采用“口号+步伐”的激情跑操模式。他以校为家,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校长不走,老师就有信心;校长在拼,老师就不会懈怠。”这句话道出了他作为校长的担当。

在陈军涛的严格管理下,加上老师的积极配合以及家长的大力支持,教学成效很快显现。第二年,学校的面貌大有起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校园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8年,陈军涛调任陵头镇第一初级中学担任校长。面对新的环境与教师队伍,他再次展现出教育创新者的智慧与担当。学校30岁以下的青年老师有20多位,每年还会有三四名新进老师。为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他主导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指导与帮扶。“青蓝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年轻教师提供了成长平台,而且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教育的薪火得以传承与延续。

陈军涛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各类奖牌证书,而是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师恩难忘真情永存”“春风化雨恩重如山”……每一面锦旗背后,都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都是学生与家长对陈军涛教育工作的认可与感激。

几年前,家住陵头镇西街村的一名女生产生厌学情绪并开始逃学。陈军涛得知后便开始踏上家访之路。第一次去,学生没见他;第二次去,学生态度有所转变;第三次去,学生逐渐打开话匣子。一次又一次家访,陈军涛用真诚与关爱敲开了学生的心门。学生慢慢开始转变,后来顺利考入了汝州市二高。

陈军涛常对老师说,不要吝啬自己的教育,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不要放弃任何教育的机会,有时从学生的外在表现看不出来变化,但其实学生的内心已悄然改变,给学生一段时间,在路的尽头总会等到花开的一天。这不仅是他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更是他多年来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他用耐心与爱心,为每一位孩子照亮成长的希望。李鹏程

转自7月2日平顶山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