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王澄莅临汝帖艺术馆共襄书艺盛事马长平:皓首不移赤子心杂院闲谈吃了感冒药 七旬老人出现幻觉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8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7

马长平:皓首不移赤子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老马,还天天去上班?80多岁的人了,得注意身体,该歇歇了!”6月20日清晨,鬓角霜白的马长平揣着文件包出门,熟人纷纷打招呼。

马长平摆摆手笑道:“闲不住,趁着还能干多干点儿。”

从18岁入党到83岁仍坚守岗位,这位老党员用65年党龄诠释着“初心刻进骨子里”的信仰。

马长平

青春向党铸忠魂

“我是县里第一个高中生党员。”马长平说,县委副书记找他谈话时“为啥入党”的问话好像仍在耳畔。

马长平说,学习之余,他在煤油灯下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一大批进步小说,“我觉得共产党员很伟大,我崇拜英雄,想成为像江姐、杨子荣那样的人。”

1960年6月30日,这一天深深刻在了马长平的记忆里,因为这是他正式入党的日子。

“当时学校正组织师生一块儿帮助群众抗旱,我突然接到通知让去参加入党仪式,那个高兴啊、自豪啊,没法用言语形容。”马长平说,入党仪式后,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后来,生产队长和书记知道了,在生产队的大会上跟大家说‘大平(马长平的小名)入党了’,再后来,大队书记也知道了,又在大队的会上郑重通报‘大平入党了’。你看,入党是多么光荣的事。”马长平说。

作为临汝县高中的第一位学生党员,马长平高中毕业后毅然参军,27年军旅生涯历任战士、外语学员、武汉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干事,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并被济南军区司令部直属党委授予“三等功”。

银发破局护青苗

退休后,马长平于2004年起先后担任汝州市委机关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和汝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这些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党建带关建”破解基层困局。班子难建、队伍难带、经费难筹是基层关工委组织面临的困境。马长平通过调研论证后,向汝州市委领导写出“党建带关建”报告。2018年7月,汝州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党建带关建”暨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随后,已经76岁的马长平又率队跑遍20个乡(镇、街道),促成全市村级关工委班子全覆盖,并落实了经费保障,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关工委工作的“三难”问题,这一工作经验在平顶山市关工委系统得以推广。

柔情护佑迷途少年。2018年2月,骨折未愈的马长平拄着拐杖走进少年法庭,以“临时家长”身份为17岁盗窃少年张某出庭。

张某非汝州本地人,父亲瘫痪、母亲聋哑,自幼缺管教辍学,到汝州后因嫌打工累多次盗窃手机被抓。庭审中,作为“合适成年人”的马长平,针对张某表述不清的问题及时补充意见,就量刑情节据理力争,维护其诉讼权利。庭审后,他与张某深谈,反复叮嘱其牢记教训、好好改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理论宣讲传承红色基因。“航母梦、改革潮,这些故事得让娃们听见、知道。”马长平结合自身的部队经历,并主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先后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等5篇长篇讲稿,带着“五老”宣讲团走进校园,大力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汝州故事”“红色故事”活动310多场次,15万人次的青少年在“航母梦”“改革潮”等主题课中厚植家国情怀。

桑榆献智续新程

“娃们小小年纪流落到社会上不是事儿,学门技术多好。”2017年,马长平到基层调研时,发现了寄料镇关工委老同志动员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到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等学校学技术,毕业即能就业的经验。他立即到漯河实地考察,后迅速在汝州市推广,当年,汝州全市“五老”就动员1400多名初中毕业学生到各类技术学校学技术。

为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继续学业,马长平和关工委其他成员推动小屯镇、米庙镇等8个乡镇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每个基金会每年筹款超30万元,累计救助困难教师学生、奖励优秀学生5000多人,社会反响良好。

马长平说,“在职时谋政是本分,退休后发光是价值。只要还能走,就得往党的需要处走。在职时在其位谋其政,是本分。退休后,发挥余热,是价值。”

从青丝少年到皓首老者,65载光阴将共产党员四个字熔铸成生命的底色。如今,他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称号不是时间的累积,而是永恒的奔赴。

张亚萍 姚艺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