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郭
下午,我正坐在办公室写稿子,忽然楼下的街道传来一声声悠长的叫卖声:“豌-豆-凉-粉-!”
这叫卖声,带着汝州的方言,每个字之间有着长长的拖音,是有点嘶哑的中年女性的声音。这是事先录制进电喇叭的声音,从去年冬天至今,大半年的时间,我已经没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了。尽管我从未与这名女摊贩见过面。这熟悉的声音,让我心里一热,这位从未谋面的女摊贩还在平安而忙碌地生活着。
数年前,第一次听到街上豌豆凉粉的叫卖声,曾让我激动了许久,终于在一个清闲的时刻,在街口吃了一碗豌豆凉粉,蒜汁调的,滑溜爽口,却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美味。尽管如此,还是圆了少年时代的那个梦想。
时至今日,我依然保持着对于青豌豆的情有独钟,对于凉粉的深深眷恋,这可能与我少年时代的渴望有关吧。
在我五六岁时,老家还处于人民公社集体化生产的尾声。生产队的队长就是二百多号社员的最高领导,每天早晨一敲挂在树上的大铁钟,社员们就开始集中起来,由队长分派去不同的地块干活。按照每天的工作量记工分,年终根据每个人工分的多少分配粮食、棉油、布票、粮票等生活物资。我那时已经学会跟着大人去摘棉花、割草,挣到一丁点的工分。
忘了哪一年,铁路东侧的那一大块地忽然就种上了春豌豆。仲春时节,碧绿的豌豆地开满了紫色的繁花,蝴蝶蜜蜂在花丛间上下翻飞。听大人们讲,豌豆开的花甜甜的非常好吃,小伙伴们心里痒痒的,从来没有见到过豌豆花,也不知道豌豆花还能吃。
看守豌豆地的,是我的一个本家爷爷,按辈分我应该称作曾祖的。他是一位认真负责而又脾气古怪的老头,是生产队的老看庄稼的了。我们站在铁路上,望着坡下一地盛开的豌豆花,垂涎三尺,心里像猫爪一样,不时望望他的看庄稼屋,再望望蜂蝶飞舞的豌豆地,企望着老头能打个盹,让我们偷上一把豌豆花解解馋。
小屋好长时间没有一点动静。老头要么不在屋里,要么真的是在打盹。应该是个下手的好机会,但大伙谁也不敢溜下坡去。那黑洞洞蒙着塑料布的小窗户,仿佛一门大炮的炮口,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就这样,大伙儿在铁路上踅摸了半天,眼睛都瞪酸了,口水不知流了多少,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整一个春天,一群孩子在铁路上不知蹭了多少遍,眼看着豌豆花渐渐褪去,不见了踪影。
等到麦子上浆,伙伴们又得到一个更加馋人的消息,青豌豆角又香又甜,比豌豆花更好吃。一个春季的煎熬,让伙伴们再也按捺不住了,决定铤而走险一次。
那是日头正毒的一个中午,聪明的小伙伴偷偷跑到老头家打听出老头正在家吃午饭。得到消息的小伙伴们,火速集结,直奔豌豆地。密密麻麻的豌豆枝条,缠着腿儿,根本无法前行,一串串碧玉一般的豌豆角,真是喜煞人。小伙伴们也不管老的嫩的,一串一串捋下来,往口袋里塞,往嘴里填,连皮带籽一起嚼碎,囫囵吞枣。那甜甜的汁儿一下子从嘴里美到了心里。
还没摘上多少,忽然听到地头一阵吼骂,老头突然神兵天降,饿虎扑食一般,一边吼叫着,一边直扑过来。大伙连滚带爬地往铁路坡上逃。直到听到老头的叫骂声渐渐远了,才放满了脚步。
那时候真是胆小,还怕老头下午去学校告状,偷偷跑到家里,蹲在厕所里把豌豆角吃完,才敢去上学。到了学校,一个下午心里都是提心吊胆的。
有了那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再也不敢去偷豌豆角了。对于豌豆角香甜的回味,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每每忆此,觉得甜甜的豌豆角真的是世间绝佳的美味了。
直到许多年后,青青的豌豆角已经进入超市的生鲜柜台。买了一大兜带回家,无论是生吃,还是煮熟,却再也吃不出少年时的滋味了。
而这用豌豆做的凉粉,除了滑溜爽口外,味道一般,甚至比不上老家的红薯凉粉。
儿时的乡村,整整一个夏天,是最繁忙的季节,需要干的农活一个接着一个,谷子地里剔谷苗,萝卜地里剔萝卜苗,白菜地里剔白菜苗,打烟芽子,摘绿豆,摘棉花,翻红薯秧子,玉米地施肥。庄稼不等人,哪一种作物错过了最佳的侍弄期,要么一地荒草,要么满棵都是害虫,要么绿豆荚长裂,要么烟叶长坏。常常在地里劳作,连做饭的工夫都没有。这样的时节,中午吃红薯凉粉是最省事也最可口的饭食。
早晨天麻麻亮,母亲就起床了,烧火做凉粉。锅里的水烧开了,母亲把事先搅好的红薯淀粉汤倒进开水里,稀汤的红薯粉慢慢变稠变成灰褐色。这时候需要小火,母亲用铁勺轻轻搅动变稠的红薯粉,直到整个锅里都变成稠乎乎黑灰色的凉粉。趁着热乎劲儿,母亲把凉粉盛在一个个碗里,再倒上一些凉水,放在案板上,让它们慢慢冷却凝固。
一溜碗儿,摆在案板上,实在是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美食。就这样放上两三个钟头,碗里的凉粉已变成灰黑色。等到中午从火热的地里回到家,又累又饿,面条根本吃不下去,凉水冰过的凉粉成为最开胃最爽口的午饭。
记忆中,母亲把碗中滑溜溜的凉粉倒扣在案板上,用菜刀切成指头宽的条儿,每人一碗,浇上捣好的蒜汁,呼呼噜噜一碗就下肚了,凉爽劲儿是进到了五脏六腑里,爽快了每一个汗毛眼儿。
数年前,由于父母年事已高,家里的责任田都给了本家的叔耕种,再也不用大热天在地里劳作了。我也好多年没吃到母亲烧火做的红薯凉粉了。
这一声声悠长的叫卖声,还在楼下接连响起,它仿佛带着豌豆花的清香,带着豌豆角的甜香,飘飘而上,穿越窗户,进入我的口鼻,进而滋润着我的每一寸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