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于2022年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今年是高考改革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目前距离今年高考仅剩十几天,新高考首考有什么变化?考试怎么考?5月19日,记者从我市教体局获悉,今年我市普通类考生报名11246人,单招录取后编场考生10335人,其中历史类4521人,物理类5814人,选科组合11种。
据悉,今年全市共设5个考点:一高、二高、实验中学、三高、外国语高中,均为高清标准化考点,共359个考场,比去年增加7个考场。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月7日、8日两天增加为6月7日、8日、9日三天。今年我市抽调监考员和考务人员2342人,比去年增加262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考试科目由4科增加为6科,特别是9日第三天,连续考试4科,实行“卷动人不动”的方式,每场之间间隔时间较短,考务组织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任务更加繁重,每个考点均有多个科目组合,试卷的保密分类、发放回收风险点更多,考点的组考、保密员培训、教师的监考等各项压力增大。
为做好新高考政策和考试宣传,我市教体局前期已组织各高中领导班子成员、全体高三教师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对高考综合改革政策作了详细解读;各高中采取召开专题家长会或专题讲座形式,将新高考政策向考生及家长进行宣讲解释,重点针对今年高考3+1+2科目改革,选考科目赋分办法,平行志愿填报数量增加等,做到让学生和家长知悉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按照省里统一部署,我市于1月3日至5日,完成10935名考生的新高考模式适应性考试工作,各考点、学校、考生及家长提前熟悉新高考组考工作全过程,为我市今年高考安全平衡有序实施夯实了基础。同时加强考生诚信教育,考生人人签订诚信承诺书,各学校5月19日至25日统一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周活动。
做好高考无声入场、智能安检门及自带文具的准备。认真宣传《无声入场实施办法》,宣传在考点门口接受智能安检的意义及自备文具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考生违禁物品种类、智能安检门和金属探测器检查的内容、方式、流程和要求,考试文具种类和规格等,细化“无声入场”和自备文具相关提醒、教育引导考生和家长提前做好“无声入场”检查相关准备。做好无声入场、智能安检和文具检查放置的模拟演练。考生准备的衣服、鞋子、文具等由班主任一一检查,确保合规。第一次模拟演练统一定于5月23日,6月6日下午,考生认考场时统一举行第二次入校、入场演练,按实战标准全面演练考生入场的全过程。
做好考点考场设置,强化条件保障。教体局提前对预设高考考点各个考场的考试安全情况全面排查。预设的5个考点全部是高清标准化考场,智能安检门、金属探测器、5G信号屏蔽器均能满足考试需要;考前运维公司对标准化考点系统进行全省联网联调测试,排查考试专网设备、线路、听力播放设备运行情况。为确保试卷的万无一失,提前对试卷保密室进行隐患自查,对5个预设考点的试卷保管室按照新高考要求排查整改。
教体局已在5月16日召开监考员、考务人员选聘和培训工作会议,下发了2025年高考考务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对监考员选聘、培训进行了详细安排,严格按标准选聘监考员和考务人员,加强人员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操相结合,确保全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据市教体局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今年新高考首考的平稳顺利进行,还要全面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工作。考前对各标准化考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进一步检查,对各考点视频监控系统、听力广播系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等进行全面测试,确保运行正常。调试升级智能安检门系统、进一步检测无线电信号屏蔽全覆盖情况,积极落实信号降频和阻断。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新高考首考联合办公机制,教育、宣传、公安、交通、保密、卫健、电力、市场监管、城管等相关部门联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做好考点考场设置、人员选聘培训、试卷押运保卫、考试宣传、治安、交通、供电,以及舆情防范和处置、考点周边噪音整治等考试关键环节。考前教育、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还将联合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五个专项行动,为平安高考创造良好环境。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