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急诊抢救室常常出现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的场景,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每天都在上演。5月16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抢救画面,却有着一份无声的善意和细心的爱护,勾勒出医患间最温暖的模样———患者家属与护士两个不同角色,在同一时刻,因同一份悲悯,完成了一场温暖的“接力”。
当日凌晨3时左右,一名高龄脑梗后遗症患者由医护人员推进该院急诊抢救室,入室后患者身上的多处压疮令值班人员触目惊心。蜷缩在病床上的患者,连微弱的呻吟都显得费力,而陪在一旁的老伴头发花白,布满皱纹的手始终紧紧攥着他的衣角,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焦灼与无助。
医护人员很快了解到,这个家庭早已被长期的治疗拖至困境,仅靠老两口相依为命,面对后续高昂的费用,他们最终无奈选择放弃治疗,准备回家。
同在抢救室值班的护理组组长杜雨昂,在得知这对老夫妻的困境后,瞬间涌起想要帮助的善念。他悄然转身,快步走向值班室,取出自己随身带的钱。当杜雨昂返回时,他看着老人颤抖的嘴唇和泛红的眼眶,没有丝毫犹豫,将攥在手心里的钱递给了老人,他说道:“奶奶,钱不多,拿着吧。”那一刻,两双手在空气中短暂交握,暖流在急诊室里静静流淌。
就在他取钱的间隙,另一名患者家属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忍,为老两口垫付了回家的车费。
在生活的长河里,这些钱或许只是微小的数字,但陌生人之间这份“不约而同”的善意,却重若千钧。患者家属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朴素情怀,杜雨昂则展现了医者仁心之外,那份纯粹的人性温度。这一场“心有灵犀”的善举接力,让我们看到,再冰冷的现实,也抵不过人心的温热;再沉重的苦难,也会被陌生人的善意照亮。
李晓伟 王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