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遭遇持续干旱,目前旱情仍在继续,抗旱保苗刻不容缓。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成,3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0成,3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8℃,5月份平均高温26℃,极端高温32℃,5月2日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天气加速水分蒸发,麦田出现不同程度萎蔫,部分地块甚至面临绝收风险。
旱情就是命令。一场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抗旱减灾“集结号”就此吹响。作为稳步发展关键时期的汝州,这场硬仗必须打赢。
是的,面对旱情,我们正在积极应对。
农情调度显示,我市今年小麦播种面积79.8万亩,小麦受旱面积2万余亩,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山等无有效灌溉条件的地区。市农业农村局科学研判,制订抗旱方案和技术措施,成立10个农技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开展苗情、旱情调查,指导麦田管理技术。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发动农户抗旱浇水。
陆浑灌区汝州市运行保障中心采用“分时轮灌+精准计量”模式:根据土壤墒情、作物需水规律,制定了“一村一策”灌溉计划,实行“定时间、定流量、定地块”管理方法,打通受损“毛细血管”,保证受旱麦田“应灌尽灌”。
在此关键时期,汝州市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抗旱保民生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掀起抗旱高潮,动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组织一切力量,投入抗旱保苗工作中。通过引水、调水、提水、送水等多种形式,广辟水源,做到应灌尽灌、应浇尽浇,将因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降到最低。
抗旱工作任重而道远。就我市而言,在确保当前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抓好灌区节水改造和渠道防渗,全面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灌溉量;积极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降低农业用水蒸发量。
当前正值抗旱关键时期,节约水源、多辟水源、有水快灌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抗旱,将各项抗旱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夺取今年“三夏”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