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绷紧防灾减灾思想弦应对干热风管理莫放松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汝州分局安排夏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陆浑灌区送“甘霖”水润田畴暖民心农机中心强服务办证“落户”解农愁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50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13

应对干热风管理莫放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当前正值小麦灌浆关键期,也是决定小麦粒重和产量的关键阶段。5月12日,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谢迎新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应立足“早准备、早干预”原则,将水分管理、营养调控与动态监测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运用田间管理技术,守护好即将到来的夏收。

小麦灌浆期该如何进行管理?谢迎新表示,这个阶段需要结合天气与苗情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科学灌溉、叶面补肥以及提前做好灾害应对准备,确保实现稳产增收。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5月12日至17日,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将持续处于无有效降水状态,日最高气温维持在32℃以上,其中,16日至17日部分区域高温将突破35℃,局地可达37℃以上,多地冬小麦将面临干热风风险。

即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与土壤缺墒叠加,我省大部干热风灾害风险将达中度以上,其中,安阳、濮阳、鹤壁、焦作、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大部和新乡西部、南阳东北部为干热风灾害高风险区。

“这种高温低湿伴随强风的灾害性天气,将会对小麦灌浆造成严重威胁,轻则导致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重则引发大面积‘高温逼熟’现象。”谢迎新说,面对干热风这一“隐形杀手”,采取科学精准的预防措施是关键。

要科学浇水。谢迎新表示,小麦灌浆期合理灌溉可有效促进小麦籽粒灌浆,减轻干热风危害。灌溉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无风天气,要小水细浇,避免大水漫灌,以防土壤板结或引发小麦倒伏。谢迎新建议,最好采用沟灌或喷灌等节水方式,在干热风来临前,需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预报灵活施策,通常进行1—2次小水灌溉。灌溉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此时水分蒸发量小,可最大程度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营造适宜小麦灌浆的微环境。

要合理喷肥。“叶面喷肥不仅可以满足植株后期养分需求,促进籽粒灌浆,也是防干热风、防早衰简便有效的一项技术措施。”谢迎新说,小麦灌浆期通过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水溶肥料,能提高小麦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千粒重。

谢迎新特别强调,正常生长的麦田才适宜喷施叶面肥,对于干旱麦田切忌追施速效肥料或喷施叶面肥等营养物质,避免小麦叶片失水,加重旱情,引起肥害。

谢迎新提醒,虽然抗旱浇麦仍是当前我省多数地区的重点任务,但也需预防小麦生育后期发生旱涝急转灾害以及雨涝天气对小麦收获和晾晒造成的不利影响。他建议,农民朋友要提前准备收割机具和烘干设备,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约20%)进行收获,避开可能遇到的连阴雨天气,防止穗发芽或霉变,确保颗粒归仓。

转自《河南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