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寄料镇南程庄村孙庄自然村玫瑰种植基地,只见田间花团锦簇,馥郁芬芳随风飘散,引得蜜蜂穿梭其间忙碌采蜜。三三两两的村民穿梭于花丛间,熟练地采摘着娇艳的玫瑰花冠,饱满的花儿落入竹篮,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丰收图景。

明艳动人的玫瑰花
“每年采摘季,我们几个老姐妹都结伴过来干活。平时天刚蒙蒙亮就开工,趁着凉快多摘些,到上午10点左右,差不多能摘二三十斤玫瑰花儿。”来自高沟村的崔粉一边采摘一边笑着说道。

赵四方(左)和赵营芳(右)兄弟俩查看花开喜人的玫瑰
据种植园负责人赵营芳介绍,目前种植面积达500亩,其中玫瑰树种植300多亩,往年亩产量可达2500斤花瓣。今年受天气影响,玫瑰产量有所下滑,目前每日采摘量约2000斤花瓣。

工人将玫瑰花瓣放进烘干箱
这片曾被视作“望天收”的贫瘠土地,如今因玫瑰种植焕发新生机。当过兵、种过地、干过建筑的赵营芳,兜兜转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农业。说起为何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玫瑰,故事要从2016年讲起。那年,赵营芳在洛阳新安县考察时觅得商机,对当地的玫瑰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随即与在北京工作的叔叔取得联系,并专程前往山东平阴县“玫瑰之乡”取经,深入调研玫瑰产业发展情况,当看到玫瑰产业的良好前景后,他就决定把‘美丽经济’带回家乡,投身玫瑰种植事业。

烘干后的玫瑰
说干就干!流转土地、整修农田、引进平阴花苗……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玫瑰花收成寥寥。2018年玫瑰花进入盛花期后,产量虽逐步提升,却在烘干环节遭遇难题。因技术不过关,烘干的玫瑰花品质不佳,导致产业连年亏损。直到2022年春节前夕,赵营芳前往新乡市辉县参观学习,在交流中取得“真经”,终于破解了烘干技术难题。如今,经过40多小时低温烘干的玫瑰花蕾,色泽鲜亮、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在烘干区域,打开烤箱,色泽鲜艳、香气浓郁的玫瑰花香瞬间弥漫开来,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烘干后的花蕾从整齐排列的托盘中取出装箱。“一个烘干设备有两个箱体,每个箱体能摆放1000斤左右的湿花,5斤湿花能烘干花1斤。”赵营芳查看新一批花蕾的成色时介绍说。

工人采摘玫瑰花
“自2022年攻克技术难关后,玫瑰园的经营状况也迎来转机,产业终于扭亏为盈。”赵营芳说,此前烘干后的玫瑰花蕾主要作为中药材原料销往山东、安徽等地。2024年,他们开始探索产业升级,不仅推出玫瑰花茶、玫瑰花饼、玫瑰纯露、玫瑰酱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还与山东企业合作,开发出玫瑰香水、香皂、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护用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面对市场变化,传统的销售模式已远远不能实现自产自销。为打破销售困局,赵营芳聘请专业团队,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希望通过电商平台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玫瑰原材料和产品。不过,眼下赵营芳也面临新挑战:今年持续的干旱天气导致玫瑰园现有一口深井已无法满足灌溉需求,打深井成为当务之急。
谈及未来规划,站在含苞待放的花田间,赵营芳信心满怀:“我们将继续深耕玫瑰产业,不断优化产品品质,把玫瑰系列产品做精做细,让每朵玫瑰都绽放出最大价值,让这片玫瑰园真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园。”
文/图宋盼盼 韩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