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成东路98号,有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理发店“元剪以礼”。踏入店内,店主精心挑选的音乐缓缓流淌,墙面上挂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名言,“精心做天下头等大事,勤奋于世间顶上功夫”的对联更是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韵味。这家充满文化气息小店的主人———马令亚,用她的故事诠释着“以礼为剪”的别样人生。

马令亚空闲时间记笔记
多重角色践行爱与责任
1984年出生的马令亚身兼多重社会角色。作为一名理发师,她将“服务至上”的理念贯彻到极致;作为爱心妈妈,她将温暖与关爱无私地给予困境儿童;同时,她还是家庭教育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在提升自身育儿能力的同时,为有教育困惑的顾客排忧解难。
对马令亚来说,读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孩子出生后,她便开启了学习之旅,育儿书籍是她阅读的起点。一次偶然机会,她从志愿者手中领到一本《三字经》,此后,这本书成为她为人处世的指南,让她在家庭、工作和生活中始终秉持“以礼相待”的原则,也为她的人生和事业发展奠定了文化根基。
马令亚的经营信条:“理发育人,修面修身”。她学习《周礼》《仪礼》《礼记》,书本上标满了注释,笔记本上记满了她的心得体会,她还常把学习悟到的精髓融入日常经营中。“我们不是单纯剪头发,而是让每个走进来的顾客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熟读经典的马令亚如是说。
学艺创业文化赋能事业
2011年,马令亚在姐姐的理发店帮忙,发现理发不仅是技艺,更是心与心的对话。为精进技艺,她辗转平顶山、郑州求学,怀着“只管学只管干,把喜欢的事持续下去”的信念,将理发、美发当作终身事业。2013年5月,马令亚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店。随着事业发展,她逐渐明
确方向,用礼仪文化支撑店铺发展,将服务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让顾客在理发的同时,感受到温暖与真诚。马令亚深知“修己达人”的道理,不断从文化、思想、品德和品质等方面提升自我,她用十余年时间将一间普通理发店打造成心灵的休憩站。一位理发店的常客感慨道:“这里剪的是头发,养的是心气。”
“经营理发店,我主打的第一是文化,第二是向善。”马令亚说,她希望通过店内的文化氛围,给予顾客文化启迪,让每一位进店顾客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做人做事重在讲理、讲秩序、讲规矩。”这是马令亚一直奉行的原则。在思想和行动上,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在洗发床一角,翻开喜欢的书籍读一读或者摘抄读书笔记,在充实自我的同时,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服务和生活中。如今的“元剪以礼”不仅是理发的场所,更成为顾客放松身心、倾诉心声的港湾。

以己之身传递向上力量
2019年,马令亚由朋友引荐,参加今日汝州读书会举办的读书活动。当第一次参加听着别人分享的内容,她沉浸其中,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只要有读书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并分享读书体会,在与书友的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顾客中,马令亚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对特殊人群时,她独创“五心服务法”:残障人士上门理发送安心,孤寡老人节日义剪传孝心,困境儿童爱心帮扶显仁心,教育咨询义务疏导见慧心,文化浸润潜移默化养文心,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面对经济困难的顾客询问“理发多少钱”?她的答案永远温暖:“您看着给,满意最重要。”
热心公益的她,每逢节日都会前往养老院、村(社区),为老人和小孩免费理发,看到他们清爽的面容,她便充满成就感。在服务过程中收获的赞美,也让她倍感欣慰。
“本以为只是剪发,却剪开了心结。”这是一位顾客的终极认可。
夜幕降临,“元剪以礼”的暖灯映照着马令亚为最后一位顾客修剪发梢时的身影。这位将文化基因注入剪刀的理发师,用12年光阴证明:三尺镜台亦可成为精神高地,凡人之举终能筑就文明灯塔。通过这个小小的理发窗口,马令亚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剪出了社会的温暖与美好。
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