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总能听到医生告诫我们要低盐饮食。那么低盐饮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只要少吃盐就行?
什么是低盐饮食?
低盐饮食是指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食盐摄入量,以降低钠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W HO)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肝硬化合并有腹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高血压及水肿患者都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为什么要限制盐的摄入?
对于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限制钠盐的摄入,会减轻口渴,进而控制水液的摄入。例如,有一对模范情侣,盐和水就是典型代表。如果有一天,你吃的盐多了,这时候肯定要大量饮水。同样,人吃的盐少了,会觉得口淡,从而减少摄入无味的白开水。肾脏是人体主要排钠、排水的器官,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受损的肾脏无法正常地发挥排钠、排水的作用,这时候因口渴多喝的水就开始在体内泛滥。轻度表现为血压升高,重度表现为全身水肿等。
不同人群如何低盐饮食?兴奋性。
医生口中低盐饮食的目的是限制钠离子的摄入。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控制食盐,如咸菜、腊肠、瓜子、话梅等这些食物含有的“隐形盐”,患者也要设法避免过量食用。根据病情变化确定限盐程度:正常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建议为5克。一般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盐摄入量为2~3克。水肿明显的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子痫的患者食盐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在每天1克。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常年低钠饮食,想通过市面上出售的低钠盐来改善口感,往往会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目前,出售的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肾功能不全患者钾离子排泄存在障碍,这实际上增加患高钾血症的风险,选择这些低盐产品需要格外的慎重,必要时咨询医生。
低盐饮食不代表不吃盐
若长期过度限制盐的摄入,会导致血清钠的含量过低,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其对大脑来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出现如食欲减退、四肢无力、眩晕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肌肉抽搐、视物模糊、反射减弱、昏迷等低钠综合征的症状。
如果患者听从医生建议立即采取无盐饮食,可导致患者体液容量迅速下降,刺激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疾病控制。
来源: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