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来的小伙子扎根乡村三尺讲台孝心传承暖乡邻师者匠心育桃李当好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1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3-17

孝心传承暖乡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龚彩玲整理药品架

在蟒川镇滕店村卫生室药柜前,龚彩玲将一摞药品整齐码放进柜台上,并细心核对药品批号,时不时有村民进来询问用药事宜。

“彩玲,得空帮俺妈做个养老认证吧?”村民王婶推开门,话音未落,龚彩玲已抓起桌上的手机走出店门迎上前,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在村民眼中,她不仅是卫生室的“药剂师”,还是村里老人们的“手机导师”,更是滕店村公认的“好媳妇”。

龚彩玲丈夫常年在北京打工,她在卫生室上班,时间相对自由固定。家中的三个孩子,平时多是婆婆照顾。

2018年秋,龚彩玲的公公突发疾病骤然离世,家中一切重任突然落在她肩上。她不仅照顾安慰伤心过度的婆婆,还独自操持起全部丧仪事项,从备齐丧宴食材到协调电话记录,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等丈夫回来时,她已处理好一切事宜。“那几天身心疲惫,但想到婆婆红肿的眼睛,就觉得必须撑住。”提起公爹,龚彩铃眼含泪水,满心不舍。

对于“好媳妇”的称呼,龚彩玲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2011年刚嫁过来的她,当年看婆婆伺候偏瘫奶奶和智障叔叔,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就深知“孝”字的分量。“刚过门那会儿,见婆婆每天早晨5点起来给奶奶擦身,照顾智障叔叔,我就知道嫁进了好人家。”龚彩铃说,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她始终记得婆婆口中的“家和万事兴”。

“彩玲人好心好,工作这么多年,特别负责。村里老人有啥事都会来找她,而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忙解决。”滕店村卫生室负责人郭自强评价说。在卫生室泛黄的记录本上,上了年纪的村民她都有备注常用药品,有时候老人描述不清楚时,她就会翻看记录,给老人推荐合适的药品。

看到龚彩玲婆媳俩同框,这对相差二十多岁的母女有着特殊的默契。“我有时候遇到事情时爱钻牛角尖,婆婆知晓后总是开导我,宽慰我的心。我在婆婆身上学到不少,处理事情变得沉稳。”龚彩玲说。

“家里全靠彩玲执掌着,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婆婆擦拭眼角感慨道。

龚彩玲和婆婆的相互体谅包容是家庭和谐的根基,好家风是她们两代母亲的接力,这位乡村女性用自身诠释:好的家风,是双向奔赴的温暖传承。宋盼盼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