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全国两会抢抓农时送服务不负春光保电忙传统文化进校园 经典传承润心田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青春逐梦新时代 青年向党启新程图片新闻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获批河南省县级癌症防治中心麻醉亮“针”功“重量级”产妇顺利分娩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1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3-13

汝州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全国两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3月4日至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代表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建言献策,奏响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动态,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工作实际出发,掀起学习两会精神热潮。

“今年两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生动、热乎,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到基层治理等,两会代表委员分享了很多生动案例,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勃勃生机,以及面临的挑战。从教育公平、医疗保障到就业创业养老服务等,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民生热点建言献策,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人民情怀的赤子之心。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发挥‘引路人’和‘桥梁’的作用,将两会精神和中国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做两会精神和国家政策的‘传播者、启发者’;结合学生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和理想的‘践行者’,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明晶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羿迪说,两会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它不仅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的声音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更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今年的两会更让我深刻领悟到“人民至上”这一核心理念在治理实践中的生动实践。从民生保障的细化举措到乡村振兴的精准施策,每一项政策都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展开,无不彰显出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立场和深厚情怀。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孟强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指明方向。作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学中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化思政课与职教改革融合,把两会精神与马院主责主业紧密相连,紧扣国家战略,将“深化产教融合”“技能型社会”等内容融入思政课程,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专心讲好每一堂思政课,将本职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为培养新时代“红色工匠”、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佳豪说,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是我一直想要达成的目标任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月6日下午,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今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汝州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对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将围绕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推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以高质量思政教育提升铸魂育人成效。

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