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欢庆氛围还未散去,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就进入工作“加速度”模式,门诊大厅人流如织,开启“节后就诊潮”。
无论是各专家诊室还是检验科室都是人头攒动,井然有序;挂号、取药、缴费、检查等窗口也排起了长队,正月初八,日门诊接诊量达到2648人次,日住院人次达到150余人次。
面对节后就诊高峰,为确保患者迅速、有序、准确就医,该院党委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汝医人“一盘棋”“一条心”,全力保障各项诊疗服务工作平稳有序运行,使每位患者得到更加舒适、便捷、温馨的就医体验。该院领导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实地察看,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各科室密切配合、奋战“医”线,为救治患者默默坚守,为市民有序、健康地接受诊疗而努力。
门诊专家全面开诊,内、外、妇、儿、中医等各门诊专家耐心问诊、全力以赴为患者朋友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满足春节过后患者的就医高峰需求。专家们细心倾听患者讲述身体状况,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后,制订科学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为缓解患者就诊压力,该院加强了门诊、挂号、取药等窗口的服务力量,高峰期间增设窗口及诊室十余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就医体验。CT、磁共振、彩超等辅助检查科室,采用弹性工作制,多机分流,“人员轮转、机器不停”,有效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尽可能保证患者当天都能完成检查。
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等科室共增加住院床位近100张,尽最大努力做到住院患者应收尽收,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增开导医人员细心指导患者就医,耐心回答解释患者就诊咨询;增加志愿者、安保人员积极维持就医秩序,及时引导、疏散、分流拥堵人群,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就诊。
在体检中心,前来体检的人员络绎不绝,市民们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有序排队,进行抽血、胸部拍片等各项基本检查。受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大量流动、气候变化、节日间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引起的“节日病”等因素影响,以家庭为单位也开始了组团式体检。
新春佳节,“食”字当头,工作聚餐,走亲访友,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一个“吃”字,大鱼大肉、甜腻煎炸、大快朵颐之后,有些疾病也不请自来,消化内科的门诊量也较前剧增。“这几天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特别多。”该院消化内科主任梁利鹏介绍说。
在学习困难门诊,前来就诊的患儿多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等儿童疑难慢病为主。针对这些疾病,学习能力提升中心采用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通过密集性集中干预和阶段性康复管理,帮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许多家长表示,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他们看到了孩子康复的希望。
春节期间,该院迎来了65个蛇宝宝。在待产室,还有两位准妈妈。新生婴儿呱呱坠地,为新年平添了一份喜庆,带来了一份生机。当医护人员将“蛇宝宝”抱给门口等待的家属时,他们脸上都笑开了花。医护人员们用汗水和爱心为母婴搭建通往健康与快乐的桥梁,她们虽然奔波忙碌,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喜悦和欣慰。
“春节过后,手术室单日手术量迅速增加到36台,截至正月初八,全院累计平诊手术量已达120余台。”手术室护士长刘晓沂介绍说,医疗工作增加的同时,医疗服务的质量却从未降低,手术患者数量增加的同时,麻醉科与手术室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工作井然有序,手术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就医高峰时段,该院加派安保人员,指引车辆有序出入,及时疏通车流,进一步满足患者停车需求,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后勤、保卫积极联动,加强巡视,加强消防安全及电梯、供氧等特种设备管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面对节后患者就诊高峰,该院医护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提前到岗、中午连轴转、下午延迟下班、晚上继续加班,全天候在线。他们以忙碌的身影开启新的一年,用医者仁心为群众身体健康筑起坚实防线,用责任担当为生命延续保驾护航。郭营战 王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