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搞得好 连续四年获殊荣视觉新闻美食去哪儿了?戴党徽 亮身份 树形象宗教事务条例知识王志军:坚守是最美的风景“汉字英雄”花落西西小学市法院送法进校园市城管局德治教育进校园简讯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7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3-22

美食去哪儿了?

三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在众人的期盼中迎来了第三季,可是豆瓣评分却从第一季的9.3分狂跌到第三季的4.0分。许多网友吐槽“舌尖三”制作粗糙、文案缺乏考证等等,可谓热闹非凡。吃,一直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话题,从张岱、袁枚到汪曾祺都对吃有着独到的见解,从美食中体悟人生况味,从美食中抒发人事感叹,这种传统沿袭至今,美食从来就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一种载体,载着文化,载着人生百味。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正是因为它以食物为载体,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有美食,但中国最好的美食是顺应四季,和中国的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相呼应。最美味的食物,不在城市中的豪华餐馆,而在于乡间随时随地可见的最简单烹制方法,被端上高级餐厅的松茸未必就比刚采摘的松茸放在火上一烤的美味。寻常百姓家的食物是一种味道一种传承,传递的是亲情、爱情和文化。

反观这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它的重心似乎偏离了美食,偏向于对美物的探寻,美物固然能衬托出美食,但是美食才应该是节目的重心。另外,这一季的节目明显在文案上缺乏考量,以致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执着于物,却没有描摹出食物的神。

物有神才有灵魂,一部好的作品也是如此。有神、有精神、有传承、有匠心,才能留得住大众的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