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自渡,就是把受过挫折的、磨难的、无法自拔的自己从水深火热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遵循感同身受的原则,用快乐和温暖抵御这个世界的各种悲伤,让一切如期,让自己能够走出阴影,看到更多的光明。
正如所曰,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渡人,就是把人从现实的此岸引领到理想的彼岸;自渡,就是以己之力摆脱困境实现升华。倘若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我们就是那只水面上飘摇的小船,在摇曳不定的生活中,被各种世事拍打,向着生命的彼岸而去。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在这场旅行里,每天上演不同的情节,遇见不同的风景,会有人来人往,过客匆匆。但是,有人来,就有人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各自平淡、各自繁华,然后再尘归尘,土归土。
在恍若昨日的那些年,苦难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几乎一夜之间,几乎世界停摆。我们每个人几乎被打击得支离破碎,煎熬与痛苦,随时都在。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是一个社会的横断面,特别是当围绕一场灾难展开时,没有人的行动轨迹有轻快的步调。
避无可避,唯有面对;日子再难,从不认输。在那段忽明忽暗的日子里,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都是默默忍受,咬紧牙关,当好自己的“摆渡人”。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躺平只能败亡。我们不能因为抓不住这世间的美好,就只能装作万事顺遂的模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们还是希望能传递一些杠杠的正能量———躺平,注定是一碗毒鸡汤。
“这世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唯有自渡。”这样的话,是历经世事之后的豁达与明知。在痛苦和迷茫时,唯一能够走出来的办法,就是自渡。对生活的力量,需要自己滋生。那些没有被现实击败的人,都活成了英雄。再平凡的生活,我们都要有着英雄的梦想。也许,它便是引领我们走出困境的那束光。
渡人者自渡,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隐含着大智慧。
在我们穿过风雨,走出困境,我们已经变成了更加坚强美好的人。那些炼狱般的日子,铸造了我们内心的坚定,锻炼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历练出了通透与睿智的光辉。
荀子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直面对身外一切事物的态度,一向来源于自身内修的层次。从自然属性来讲,眼界之外可以乱象可以丛生,不因看与看不到而存在,久存的时限还会远远超过人一生的年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正是人们实现某种价值的体现。
所谓历史长河,人生渺小即是。从人的本来属性来讲,人的生命很短暂,意识与没有意识的事情变化无常,应对时也只是个自觉或不自觉的问题,很多事情是不允许一生来完成,人在终老时,常常流下最后一珠泪,正是给予世人的暗示。
艰难的日子,要有自渡的勇气,和自愈的能力。
《摆渡人》中说:彼岸烟波流转,可有人寻我。对岸繁华三千,可有人渡我。生活纵然百般苦,吾心自渡,在苦中寻找出路和乐趣,废墟上也有野草生长,生命的汪洋中,不仅有风雨雷电,还有太阳星辰。走出困扰自己的迷津,前面别有洞天。生命的渡口,纵横交错,我们是那个撑船自渡的人。
没有一场苦难不会过去,没有一场幸福不会到来。
在自渡中,我们终将把自己变得美好而辽阔,是因为经历。经历,积累成了生命的厚度。我们在一段又一段孤独的路程中,走出迷津,发现了指引我们的微光,循着光而去,后来的自己,与原来的自己真的不一样。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曲终人散时,痛者自痛,伤者自伤;乐者自乐,歌者自歌。
与其说岁月不平静,倒不如说内心不安静,我们的脆弱和我们的坚强都超乎我们的想象。没有自渡的觉悟,算不得真正的人生。安静的词总会在佛经禅教中找到,体现人心思静的渴望,我们应该敬畏自渡。
莫泊桑说:“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人生,有顺境也会有逆境,总要经历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来过。活着,不是要将自己的生命的时光拉得多长,而是尽力让其芬芳,于花开花落间,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沧海桑田,经历世事多变,心态也逐渐变得平稳了,一直以为放不下的,也都放下了,以为改变不了的,也都学着妥协了。时时处处,只要醉心于生活,就总能发现生的百般意趣和活的千姿百态。
生活不可能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
人生路上,跌跌宕宕,起起伏伏,人生的壮美就在波澜起伏中展现。只有悲伤和欢喜的交织,生命才会有更绚丽的色彩。人生就如一支乐曲,快慢缓急,低音与高音的糅和,才能涤荡出悠扬的乐曲。
灾难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人生长河,渡船千艘,唯有自渡,方是真渡。先渡已,而后渡人。
自渡者天渡之。学会自渡,做自己生命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