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向光而行 见山见海我的老师马光兴故乡的石榴树九月四日夜秋风大作翌晨秋叶秋色秋荷秋荷吟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0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11

我的老师马光兴

万坤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世纪60年代初,我开始上小学了。教一年级的老师是个代课教师,女的,至今印象不深。升入二年级,是个男老师教我们。他1米85的个儿,国字脸,总是笑嘻嘻的模样,很和蔼。他叫马光兴,师范毕业,家住县城。他知识渊博,讲课风趣幽默,我爱听他的课,觉得学习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儿。

那时我们用铅笔做作业,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削铅笔。那时铅笔质量不高,同学们削得很费劲,有的还常常削不好,笔尖不是太粗就是太细。笔尖太粗,就只好在石头上、砖头上、课桌凳上把铅笔头磨细;若削得太细,写起字来,容易折断。看到这种情况,马老师一次买来90多支铅笔和削铅笔刀,课堂上讲完课,同学们做作业或读书时,他就坐在讲台上给我们削铅笔。此后,我们上学就不用天天惦记着削铅笔了。同学们每天每人发一支他削好的铅笔,写秃了,就放在讲台上的一个纸盒里,从另一个纸盒里领一支削好的铅笔,继续用。二年级的那一学年,都是马老师为我们削的铅笔。

秋天的一天,我的右脚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流了脓。只好拄一根棍子,一拐一拐地坚持到校学习。家离学校有一里半远,因脚受伤,中午放学就来不及赶回家吃饭,让同村的同学给我捎饭。那天,马老师中午在老师食堂吃过饭,回住室时,他用一根筷子扎着一根蒸熟的红薯,边走边啃了一口,路过教室时,看见了我,得知我的午饭还没有送来,就把筷子上的那根红薯拔下来,关心地说:“你先把这根红薯吃了吧。”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跟母亲说了红薯的事,母亲埋怨道:“你这憨孩子,恁老师中午每人一碗稀面条,一根红薯。你把红薯吃了,恁老师不饿肚子吗?”听了母亲的话,我感到羞愧极了。因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年代,生活标准普遍很低。

那年冬天,天气格外冷,屋檐下的冰棒有二三尺长。我却发现马老师从来不戴帽子。禁不住好奇地问:“马老师,您不戴帽子不冷吗?”他笑了笑说:“天冷不可怕,你只要战胜了它,就不冷了!”

那些年,农村实行工分制,有些家长为了不耽误自己挣工分,就让自己的孩子去供销社购买日用品。这些学生为此经常迟到早退,影响了学习。马老师发现后,苦口婆心地对那几个同学说,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不是家里的采购员。少年因小失大,后悔莫及。那些同学认识了错误,搞好了学习。

20世纪70年代,我到村小学任民办教师。那时,马老师已调到外乡的中学任教。我准备结婚时,女方提出想要一个小棉大衣。因那时是计划经济,每年国家按各户的实际人数发放布票,要购买小棉大衣,除布票外,还需一个棉花证。当时,农村户口国家是不发棉花证的,没有棉花证,就购不成小棉大衣。无奈,我给马老师写了一封信去求救(老师家是市民)。几天后,马老师回了信,给我寄了一个棉花证。

后来,马老师又调回我任职的学校教书。一见面,他对我说,我教你时,你总是全班背书最早的一个。三十多年了,马老师还记得我这个学生。我顿时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20世纪90年代,马老师因成绩突出,调到汝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导主任,直到退休。

在我眼里,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马光兴老师就是灯塔,是他点燃了我们这些学生行路的灯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