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临汝县教育界的革命活动(下)汝瓷暖壶的传说风穴寺暨塔林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9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0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临汝县教育界的革命活动(下)

李翔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六、临汝地委书记王子平在杨楼小学的革命活动

1940年初,中共临汝地委对已经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将其中一部分送到豫皖苏边区去,不能走的,采取自谋职业的办法就地隐蔽起来。按照豫西省委的决定,何启光、贺崇升先后调豫皖苏边区工作,由王子平(王舟平)来临汝县接替何启光任临汝地委书记兼临汝县委书记,继续领导临汝及周围几个县党的工作。

王子平(1913—1945年),又名王舟平,河南省南阳市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孙殿英部中共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临汝地委第二任书记兼临汝、鲁山县委书记,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干事、中共渑池县委书记兼河南人民抗日军独立第七旅政委。1945年5月26日,在“豫西事变”中壮烈牺牲,年仅32岁。

1939年12月,由于国共两党关系日益恶化,共产党在孙殿英部的工作遇到很大困难。于是,省委通知王子平撤离该部,转入地方工作。

1940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挑起反共摩擦,到处追捕进步人上,破坏地下党组织。此时,党中央提出了“巩固党的组织,由公开工作转为秘密工作”的策略。中共河南省委奉命调临汝地委书记张德群到豫皖苏工作,派王子平接任中共临汝地委书记兼临汝、鲁山县委书记。当时,中共临汝地委辖临汝、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嵩县6个中心县委。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党的活动日益困难。王子平到临汝后,巡回到各县开展活动。2月,省委又派中共党员赵惠贞先到临汝找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王朝栋接上关系,以王子平之妻的名义掩护其开展工作(后经组织批准赵惠贞与王子平结婚)。此后,王子平常扮成商人,在鲁山、临汝等地发展地下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地下工作。

1940年5月,革命斗争形势恶化,白色恐怖更加严重,王子平随将工作重点移至汝州与鲁山交界的山区,以开办民校、招收穷人子弟念书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40年秋,国民党反动当局到处疯狂地搜捕地下党员,赵惠贞由王朝栋介绍,安排在杨楼小学教书。当时,杨楼小学校长是王朝栋的同学,就以此关系继续开展党的工作。为了便于开展革命工作,赵惠贞和杨楼小学的杨会校长的爱人拜成了干姐妹,还与国民党县党部一个姓王的姨太太关系很好。赵惠贞利用在学校里的关系聘请王子平为杨楼小学教师。王子平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继续开展革命工作。王子平在杨楼小学工作期间,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不怕特务盯梢跟踪,以杨楼小学为基点,秘密奔走,并经常到临汝、嵩县、伊阳等县巡回检查指导工作,还去过河南大学(地址在嵩县)解决过问题。临汝地委下辖的各县都到杨楼小学汇报工作,上边党组织也来此指导工作。王子平还经常对党员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以提高大家对复杂形势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同年10月,日军的三架飞机在临汝城区进行轰炸,炸死群众和学生数十人,更加激起了临汝人民的愤怒情绪,一致要求抗日救国,保卫家园。

1941年3-4月间,由于国共关系恶化,国民党顽固派进一步掀起反共摩擦,更加猖狂地向我党进攻。王子平、赵惠贞在杨楼小学的活动也被敌人察觉。在这种情况下,赵惠贞正要生小孩,王子平代她教书。王子平夫妇当时生活很艰苦,每月工资只有10元,办公费等其他开支也包括在内,为了维持生活,他出外工作,每天要走很远的路程,在路上都是吃干粮充饥。

为了保存党的有生力量,中共河南省委遵照中央的指示,将区级以上干部全部撤到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王子平于6月26日接到省委通知,立即安排了撤退后党的工作,处理、隐藏好党的机密文件。当时,他刚出生两个月的孩子正患重病,身体虚弱的妻子也正需要他照顾,但为了革命事业,他毅然将他们母子留在形势险恶的异乡,于28日撤出临汝杨楼小学。

在王子平将要走的前一天,杨楼街有个古刹大会,赶会的人很多,学校也来了许多陌生人,他们的精神很紧张。晚上,王子平就睡在寨墙上(暗号是有动静叫杨校长,就知道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即跑走)。当天晚上没有什么动静,第二天天不明,王子平就走了。当天上午,国民党县政府派特务追捕过王子平,但王早走了,未受什么损失。王子平走后,八路军洛阳办事处郭晓棠写信安排派黄明建找到赵惠贞,由黄介绍去伊川县申圪垱村小学教书,继续秘密开展地下工作。王子平夫妇撤走后,中共临汝地委和中共临汝县委自动撤销,临汝地区党的活动陷入低潮。

七、大峪抗日根据地爱国教师及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斗争

1944年5月3日,日军攻破临汝县城,临汝沦陷。1944年9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皮定均、徐子荣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挺进大峪一带,开辟大峪抗日根据地。大峪镇袁窑中心小学校长董逢甲积极向共产党、八路军靠拢,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临汝县委和临汝县抗日县政府的筹建工作。10月,中共临汝县委和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成立后,董逢甲担任临汝县抗日县政府秘书兼大峪抗日区政府区长,登临县政府秘书科科长、大峪兵站站长等职,为大峪及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焦村籍省立临汝中学毕业学生张钟鸣,在担任大峪小学校长期间,组织成立学生抗日宣传队、歌咏队、板报队,大唱《游击队之歌》,并亲自书写“全民团结共抗日,誓死不当亡国奴”等宣传标语,在学生中传阅抗战书籍。1944年5月,临汝沦陷后他回乡务农。1944年10月,皮定均、徐子荣领导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到达大峪后,张钟鸣在皮定均司令员的教育引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斗争。1945年初,在八路军情报处长张清杰和张钟鸣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汝州地方实力派人物焦道生与大峪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合作。焦道生同意接受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并为大峪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焦道生的司令部成为大峪抗日根据地人员在山下活动的落脚点。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河南省委书记戴季英及第一支队司令员皮定均、临汝县委书记党峰等都在焦道生家住过。1945年10月八路军南下路过焦村时,焦道生还送茶送饭。

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成立后,颁布的《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施政纲领》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普及国民教育,消灭文盲,恢复学校,改善教员生活”,促进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1945年3月,临汝县抗日县政府县长党峰介绍大峪抗日根据地的进步爱国青年孔宪斌、于光、于凤鸣、王金柱到巩县(今巩义市)豫西军事学校(后改为抗大河南分校)学习,编入一中队。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湖南农民考察报告》等。大峪抗日根据地第二批派往抗大河南分校学习的爱国青年有李仁义、高申、郎长极、刘同章、贾六斌、高天福等人。这些青年学习回来后,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都成为大峪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八、解放战争期间临汝县学校党组织情况

1946年下半年,共产党员杜继甫在鲁店小学任国民学校校长,建立了共产主义事业活动小组,成员有胡明忠、胡振忠、李小龙、蔡邦等。当时,由于形势的逼迫,学校中的党组织都是秘密地开展工作,党员都有固定的职业作掩护,为临汝的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

原籍河南省安阳市人朱洪文,1938年到陕北公学分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随父母来临汝县定居,先后在焦村、大峪店等小学任教4年,宣传抗日主张。1942年冬天,朱洪文在临汝县城西大街摆书摊,经售进步书刊。他经售的书刊大都是从重庆进步书店“三联书店”读书出版社邮购来的。1943年春,被国民党反动政府以经售“违禁出版物”为名查封,并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

1947年11月24日,临汝县人民民主县政府在杨楼小程村成立后,朱洪文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全家人投奔共产党,担任临汝县民主政府秘书科科长,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建立巩固临汝地方政权。1948年10月,在临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临汝县立中学,任专职副校长。1949年3月,任临汝县立中学副校长。任职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全体教职员工,克服困难,为当时培养了一批党政军、教育等方面急需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汝州市(临汝县)委在全市(县)教育系统相继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来源:汝州党史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