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是七夕节。
七夕,是每年的阴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爱情节。每年到这一天,女孩子们都要乞巧,所以老百姓叫她乞巧节。
我与妻走到一起,每年的七夕节都当大节日过,很隆重。每到这一天我都会给妻发红包、送祝福、写文章以作纪念。
往年的七夕节我和妻晚上都有空闲,免不了晚上在一起过一个浪漫生活。今年的七夕节我要上夜班,妻是白班,不知道能不能还和往常一样在一起过我们浪漫的小日子。
以前我在矿上上班,自由一些,空闲了可以在电脑上写点东西。现在当了门官,因为职责所在,不能看手机,也没法写写画画搞自己的爱好。好在今天周末,上班不是很紧张,所以在小小的值班室里,当贼一样偷偷摸摸地给妻发个红包,写两句祝愿,赶紧把手机放下。停一会,看看四周,还是冷冷清清,没有车辆出入,没有人员来往,又大起胆子想写两句。
传说,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其实在民间流传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更让人觉得才是七夕节的正统。
据说,牛郎是南阳城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
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农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还会趴在豆角架的下面,据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七夕坐看牛郎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小时候夏天的夜里,人们都在自家院子里的地上铺上席子躺地上睡,仰着脸就可以看到牛郎织女,还有天河。也许是受到传说的影响吧,心里恨王母娘娘太坏,恨天河无情。
小时候最喜欢听奶奶讲故事,特别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听着故事同时奶奶会指着天空给我介绍,在头顶附近,银河中间与两边有3颗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她在银河西北边,这就是织女星。织女星的下方有4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颗亮星在织女星的南偏东,即银河的东南边,他就是牛郎星。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他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相传是“牛郎”和“织女”的一对儿女。
夜晚看天空,牛郎织女并不远,仿佛面对面,就像我和妻夜晚坐在沙发上,中间隔着桌子。现在天文专家表示,牛郎和织女虽然每年七夕都要上演鹊桥相会的好戏,但实际上,他们永远不会相会。因为二者相距约16光年,即约151万亿公里。天文专家提醒说,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是相对恒定的,“七夕夜”也不例外,彼此的距离不会在这夜缩至最小,这是科学,不由人不信,但我还是相信我们的传说,七夕晚上,牛郎会织女。
时光匆匆,到下午了,离夜晚越来越近,心莫名其妙有点惆怅,希望落日余晖里能看到彩虹。
彩虹,正是天上的鹊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包括我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