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之走街串巷货担水牛塔传奇临汝镇闫府兴衰始末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6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30

临汝镇闫府兴衰始末

申甲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旧社会,能够雄霸一方,被称其家,就足以使人仰望;而能称其府,便是更加了不起的门庭了。民国年间,老汝州临汝镇有一个姓闫的家庭,在豫西负有鼎鼎大名。然而,人间正道,天不藏奸,最终还是走上灭亡的道路。

临汝镇闫家亲兄弟六人,以“仁、义、礼、智、信、伦”依次为名,除老五曰信安分老实外,其余五兄弟,个个能说会道,高人一等。

老大闫曰仁,在民国初年便与河南督军赵倜有瓜葛,通过招兵买马,闫曰仁的巡防营后来发展成为吴佩孚的一个师。再后来,闫家通过开煤矿,敲诈勒索,强取豪夺等手段,得到不少财富。弟兄六人之中,最为“出类拔萃”、无法无天的,要属老三闫曰礼了。

闫家的霸行,在当地百姓中间早已民怨鼎沸,后来又惊动了国府。其正史,已经被收入《河南文史资料》《汝州史志》《汝州市文史资料》等书目。此文所描述的,是根据一位耳濡目染闫家罪行的知情者,庙下街老学究王明泉先生传录的一些真实故事,可能与正史有出入。现整理如下,供看客品评。

老大闫曰仁,字寿山,老汝州临汝镇人。约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卒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享年六十七岁。他出身于中等以下的小商贩家庭里,祖父和父亲当过粮行经纪,逐渐发展到很兴隆的大粮行。在民初年,闫曰仁弃商从戎,百般钻营,在老毅军靳雩锷部下当军官。民国十年(1921年)前,他还是个营长,驻扎在庙下街。那时候当兵的都能带家眷,起小伙房,庙下满街尽成军人家属院了。

直奉战争前后,不知怎样钻营活动,闫曰仁一跃而为军长,在驻马店驻防数年,大发其财。据说在那里置地五百顷,准备安家落户。不料民国十七年,北伐战起,杂牌军阀,站不住脚,卸军职归乡里,或闲居于京都。

老二闫曰义,于民国七、八年间,行贿运动,当了豫军营长,在汝州三山寨剿匪阵亡,灵柩路过庙下街,龙头凤尾,仪仗非凡,十分气派。

老三闫曰礼,治家有方,赖心肝眼,比谁都多,手段亦极毒辣。仗着军长大哥的恶势,不顾群众的谩骂,大量掠夺农民的庄田,逐步发展到五百顷。据旁观者估计:在临汝镇一带,讹诈欺骗,灭门霸产的土地,不下五百顷。黄河北的安阳地区,亦置有几百顷,连同驻马店的土地,共有一千余顷。

这个骇人听闻的数目,实在令人吐舌寒心!不知坑害多少劳苦农民,杀伤多少无辜生灵。若能永享其数,实在悖无天理!闫曰礼是闫府的掌门人,凡事独断独行,与土匪山大王不差分毫。地方人士和群众,统称为“闫三大人”,甚之于提起他,伸三个指头,不敢直呼其名。“叫谁今夜死,难活到明天。”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何其威风煞气乃尔?

老四闫曰智,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河南省代主席万选才扩充势力,被委任为师长,在庙下招安张同标等土匪,扩充武装。后来,万选才被刘茂恩诓捕南京被杀后,闫曰智缩编降为团长,旋即撤销军权,以副官、参谋等虚名任之,长久在外,很少回家。解放以后,被人民政府镇压。

从民国元年到民国八年(1912年-1919年),是闫府的“萌芽”时期;民国九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20年-1936年),为“极盛”时期;民国二十六年至民国三十三年(沦陷时1937-1944),为“衰败”时期,逐渐走向“抄家灭门,彻底垮台”的地步。

闫家府邸在临汝镇西门里,占据西北角一大片土地。在“伐树备料不付钱”的情况下,修建一连几十处浑砖到顶的转角楼。中间一处大楼是“上院”,为当家主人闫三大人的住所。其余均称为“下院”,老兄弟妯娌们,自然各住一院,每院各立小灶。

儿辈娶媳结婚后,即分住一院,另立小伙。男女仆夫,炊事员、两名护兵,是必须配备的人员。每月由“官伙”按人口支付粮食和花销,都有定数,医药费用另外报销。谁能节余下来,算个人的“体已”,超支了,“官伙”不补助。每个环节,都布置得井井有条,是一个管理到位,组织严谨的豪门家族。

因此,闫府的少爷们,为了自己方便富裕,放枪支替人打孽,抢劫短道,杀人越货,干些无法无天的非法行为。再不济的,也要经营一座生意,投机倒把,谋取暴利。临汝镇的生意,除“闫字牌”以外,其他人便做不成了。其中以闫曰礼家的五少爷(外号五阎王),最为胆大妄为,无恶不作。

闫府的恶霸行为,远近皆闻。但是他在本县是孤立的,豪绅们无人和他合作。庙下人知识高,意志坚,根本不和闫家打交道,所以他的势力达不到庙下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临汝县第一区公所迁移庙下,辖区范围包括城关、夏店、临汝镇在内。时任区长叫王明甫,漯河人,学生出身,缺乏地方经验。当时,夏店的平文正司令和临汝镇的闫曰礼(闫三大人),因一煤矿引起争执,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地方治安极不稳定。区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有意出面干预,疏通关系,又怕双方各不相让,见起面来有火光之嫌。这时,有能人献策:“惟庙下街王厚老出面,可以安稳地方。”

王厚老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威望?原来,王厚老是饮誉乡里的开明绅士。

王厚老本名王三重,字厚庵(1880年-1961年),庙下街北三里王庄人。家有薄地百亩,兼营商业,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庙下街,远方朋友都说他是庙下街人。

王三重为人宽厚诚恳,从不虚情假意,巧言令色。一生仁慈济世,与人为善,给人方便,尤其是对江湖艺人和赤贫乞丐,不断帮扶接济。时间久了,在群众中赢得威望,树立德隆望重之高风,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王厚老”。有民谚云:“生不愿做一品官,但愿一识王厚庵。”解放后,王厚老被地方政府称之为开明士绅。

王厚老宽厚仁慈的品行,基于他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通。庙下街一带远近乡邻每遇红白大事,都要请王厚老前往主持,每每操办得有声有色,主家客人皆大欢喜。无论达官贵人乡绅富豪,还是平民百姓九流下作,只要上门请求,王厚老一视同仁,不分光棍眼子,有难即救,有围即解,有求必应,结局圆满。

久而久之,王厚老声名远扬,成为豫西名士,与很多军界高官和地方豪绅都有结交,如:铁门张伯英(20路军总指挥)、汝阳王凌云(远征军副司令)、嵩县万选才(河南省代主席)、宋天才(75师师长)、伊川张治功(20师师长)、孙殿英(新5军军长)、展书堂(81师师长)、刘汝明(38军军长)等等。王厚老家无巨财,又乏显爵,文不能执笔,武不能携枪,全凭着宽厚诚挚的人品,名声鹊起,享誉豫西。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临汝镇北鳌头村的大土匪张同标(又名张举娃),被招安当上旅长,驻扎在庙下街,派出4名班长,到胡庄村要粮,被胡庄村首胡玉田枪杀3名,逃回1名。张旅长闻讯大怒,下令重兵围攻胡庄,扬言攻破胡庄,鸡犬不留。王厚老得到消息挺身而出,从中说情调解。张同标碍于王厚老情面,遂下令撤兵,对外公布说是胡庄村赔了1000大洋,实际分文未出。不久,围攻胡庄村的队伍便被调往洛阳,缴枪扣留。

王厚老气度恢弘,宅心仁厚,在豫西一带被传为佳话。

区长听罢对王厚老人格魅力的介绍,心头大喜,登门央求,以厚老名义,下柬请客。

约定的会期一到,平司令先来到庙下街,王厚老请来街坊乡绅作陪。正谈话间,电话铃响,禀报“闫三大人”已过官庄,不时即到。王厚老率众出寨迎接,平司令欲全副武装一同前往。厚老急忙阻止平文正说:“携枪迎接,对方必起疑心,不如手无寸铁为佳。你们的安全,由我全面负责,尽管放心。”平文正心下忐忑,但碍于王厚老情面,只好唯命是从。

一干人行之庙下街西三里“十方院”,但见宛洛古道上尘土飞扬,人马喧嚣。不多时,看见两名哨兵已站立道旁,怒目横枪,严阵以待。四十步开外,一辆“双飞燕”牌轿车,在40多名武装卫士簇拥下,迎面飞驰而来。等候的十几个人抱拳相迎,“闫三大人”下车和众人一一握手。王厚老逐一介绍迎接之人职位姓名,“闫三大人”略使眼色,跟随卫士会意,纷纷把手枪插进匣子里。大家一同携手至王厚老在庙下街的生意“元顺店”,区长前后应酬,忙得满头大汗。

洗漱寒暄已毕,摆上盛肴酒席,分宾主入座,相互把盏致敬。经过三个时辰的开怀畅饮,席间众人大谈区长年轻有为,为地方服务呕心沥血。平、闫双方喜形于色,共同表示要为第一区的社会治安流汗出力。酒澜餐毕,大家欢喜而散。

送走平司令和“闫三大人”,区长和众陪客都还捏着一把汗,感慨道:“今日之平、闫会,犹如刘、项之‘鸿门宴’,若非厚老出面从中斡旋调停,很难有如此结局,说不定还要上演一出‘长坂坡’的武打戏呢!”

王厚老笑笑说:“有我在,他们谁也不敢胡闹。”

自此以后,王明甫区长在庙下第一区署里政令畅通,八方拥戴。

“闫三大人”在豫西一带势力很大,素以霸占土地著称,但出于对王厚老威望的敬仰,对庙下街附近的土地买卖从不染指。闫家买地,范围定在官庄以西,湾子以东,隔过了庙下街。

对于省级以下的官员们,闫家满不在乎,有人告他的状,花几个钱,就能了事。甚至中央大员来调查,他们只要用“糖衣炮弹”一番“轰炸”,来人便会改口替他说话。

民国十七年(1928年),老汝州已经改为临汝县。冯玉祥总司令莅临了解地方情况,对闫家的恶行,深为明晰,饬令河南主席韩复榘查办。韩亲率大军,围抄临汝,事先有人泄密,闫府全家早已潜逃,未得缉捕一个。事后,闫家反把区长闫曰奇父子枪杀了。

闫老三看势头不妙,欲在知识界打通道路,替他作宣传,说好话。于民国二十八年(1929年),捐出土地三十顷,在城南关创办一所“豫西高中”,聘请王召武为校长,企图网络知识青年,将来为自己使用。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闫老三因用心过度而得病死亡。群众们欢天喜地,向天祝愿:“上天真能睁眼,恶魔也有死亡的时候!”地方的恶劣污浊气氛,骤然澄清一新。

闫老三之死,引起广大受害群众挺起腰杆,纷纷大胆控告闫家罪行。于民国二十九年,经县长左宗濂受理,控告闫曰礼义子“五阎王”喊冤枉大状多起。

县长惟恐打草惊蛇,暂不审理。

适逢冯玉祥副委员长来河南视察,驻足风穴寺。县长揣全部大状,赴风穴寺面冯请命。早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冯对闫府的恶劣行径就有所察觉,毫不犹豫,大批“杀勿赦”三字。县长连夜率领县自卫队,围攻临汝镇,捕获“五阎王”。

三日之后,一切工作准备停当,罪状亦书写清楚,即开庭审问。小五满不在乎,以为闫家有钱有势,一个小小县长,岂奈他何?对控诉他的多件血案,供认不讳。县长现出罪状,迫令亲笔划押,并高声宣读冯副委员长的批示:“杀勿赦”三遍。

此时“五阎王”已身软魂飞,缩作一团。法察捉其手划讫“十”字,县长高喊:“立即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喝彩。满街张贴标语,鞭炮齐鸣,鼓掌声和口号声响彻云霄。大街上人山人海,形成一条长龙,前呼后拥赶往刑场。一声枪响,打发“五阎王”回了老家。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华北军风军纪视察团团长金汉鼎驻扎关林,又接控诉闫府的大案多件,报军委会请示,批谓:“查抄处理”。金率部队大抄闫府,捕获老六闫曰伦,二少瑞卿及门下主谋闫金丹三人。因时局紧张,押解至鲁山下汤。至民国三十三年,日寇进占豫西,形势持紧,金奉令将三人就地正法后而撤退。自此之后,闫府所余人员,除少数人敢和群众见面外,其他老少人等,都外逃隐匿。男女仆夫,五零四散,自找出路。

正是:“荣华富贵成泡影,叱咤风云梦黄粱。”

临汝镇闫府被查抄以后,地方恢复平静,百姓安居乐业,拨云见日,民风逐渐好转。

闫府后裔,顺应社会潮流,适应新的生活,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为新社会做出贡献的,也不乏其人。

老大闫曰仁,生有二子,长子名小山。早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闫府被河南省主席韩复榘查抄时外出,始终未归。次子仲峰,堂兄弟中排行老三,即三少。性情慈善,学业有成,兼习大草,在地方颇负盛名。民国二十年(1931年),就任临汝镇小学校长,态度和蔼,很想与教育界取得联络,并兼任县城红十字会义务会长。历来对他三叔的恶劣行为极端不满,因此患“羊羔疯”(癫痫)病症,终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辞去校长,晋省就医。

老二闫曰义,生瑞卿,即二少,被枪毙于鲁山下汤。

老三闫曰礼,无出,取闫曰智之次子为义子,即五少,外号“五阎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被县长左宗濂正法。

老四闫日智,生二子,长子即四少,是一般的浪荡子弟。

老五闫曰信,生一子,即六少。父子皆无才能,解放后,为人民所谅解,分给土地房屋,耕作善终。

老六闫曰伦,后世不详,兴许是年幼,名气不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闫府上院大楼废墟下,挖出现洋一万元,交县银行库存。其他人户和物资,一切安然如初。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