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之走街串巷货担水牛塔传奇临汝镇闫府兴衰始末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6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30

老行当之走街串巷货担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当啷啷……当啷啷……”一阵阵悠扬绵长的拨浪鼓声音由远及近、响彻大街小巷的时候,孩子们便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边跑边喊:货郎担来了,货郎担来了。

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经常看到的场景。因为购物方便,因为货物充裕,因为待人热情,那时候,货郎担是居家人们购物的必要选择。货郎担们担起的不仅仅是货物,还有一家人的生活,还有那一抹人间烟火气、和浓浓的乡土情结。

那时候,因为物品的流通渠道还较为狭窄,超市小卖部还没出现,人们购买日用物品,需要到供销社或代销点去买,那供销社的代销点,却又很远才会有一个,又加之,当时的交通工具也没现在这么发达,就连自行车也较为稀少,所以人们去代销点购买物品时,都要步行而去,这一来一回,既累人又浪费时间,故而非十分必要,人们是不想跑这一趟的。

彼时人们购买物品,也是各有各的喜好不尽相同地,母亲们最喜欢买的是“针头线脑,纽扣梳子”,这些做针线活的东西,父辈们买的则是烟锅烟嘴以及喝酒用的酒壶酒盅这些,女孩子们更是会“春风满面,心花怒放”地围在那里,挑选着自己扎在辫子上的七彩头绳,而对于十来岁的男孩子来说,便是对玻璃弹珠糖果糖豆花米团这些最情有独钟了。

卖货郎,挑着一担箩筐,手拿拨浪鼓,走街串巷,口里吆喝着。见有人围过来,便驻足下来,供人们挑选货物。那时货郎大叔多半都是四五十岁的小商小贩,他们头戴草帽,穿着利落,眼睛笑眯眯的,嘴巴甜甜的,很是和蔼可亲。

货郎的货担总是满满当当,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如此包罗万象却能轻巧便携。货架上各色商品虽多,但排列得井井有条。货担看起来不大,装的东西可不少,有女人们用的发卡、丝带、梳子、小镜子、棒棒油、雪花膏、松紧带、橡皮筋、顶针、纽扣,生活里常用的洋碱、洋火、拉锁、剪子、毛线、鞋面,还有让孩童们口水直流的灶糖、芝麻糖、果丹皮、山楂片、酸梅粉、小喇叭、小皮球、塑料水枪等小吃货和小玩具,另外就是锅碗瓢勺这些厨房用品,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一副货郎担,俨然就是一个流动的小杂货铺。

同时,货郎们必须能说会道,身兼才艺,才能确保生意兴隆,除去要具备强大的收纳能力之外,叫卖调唱得好听也是一名优秀货郎的必备技能。为了吸引来足够多的顾客,他们必须一边摇动货郎鼓,一边高唱叫卖调,这就势必要唱得嘹亮优美,最好能将所卖货物如数家珍地推崇一番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货郎子不光提供各式各样的物品,甚至还可以从各家各户中收购一些物品。其中不少老人会将自己每日梳下来的头发塞进墙壁或是门缝儿里面,当货郎到来的时候,拿这些头发换东西。

货郎们的生意做得很灵活,不光收钱币,没有钱时,还会让人们拿一些物品来换。包括破铜烂铁,粮食鸡蛋等等。孩子们会将平时攒下的牙膏皮来换自己喜爱的东西,以至于有的孩子等不到家里的牙膏用完,将剩余的牙膏挤掉,换来的是“火冒三丈”的家长的一番暴揍。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孩子们对货郎担的热情。

那货郎担里,随着人们需求的不同,所存放的货物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无论存放些什么商品,无不都是人们喜欢和需要的。他们以此赚点“蝇头小利”,用以维持生计。所以每当货郎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都能引起不少人的躁动,一副热闹的景象。

最先围过来的,肯定是那些喜欢凑热闹的孩童们,他们兴奋地簇拥着货郎担,眼睛死死盯着各自喜好的物品。有按捺不住的,就急忙跑回家里,要么央求,要么直接躺在地上不起来,总之使出浑身的本事都要把父母拽扯过来,等拿到心爱的物品时,才眉开眼笑,露出满足的表情。

接着赶来的就是年轻的大姑娘以及小媳妇们,她们叽叽喳喳地围着货担挑挑拣拣,这里翻一翻,那里看一看,拿着几种不同颜色的头绳或发卡纠结着,也会让一旁的闺蜜给自己参考一下,直到选定自己喜欢的,才嘻嘻哈哈地和货郎讨还价钱。

最后围上来的才是老头和老太太。他们大多是直奔自己所需的物品,很少翻看其他东西,买一盒刀片,扯一条松紧带,换一个玻璃烟嘴,要么就是把看了好几次心仪已久的搪瓷缸子翻来覆去地把玩,不紧不慢地和货郎讨价还价,如果感觉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价位时,要么转身就走,要么非要让货郎再赠送一些小东西。

货郎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其起源史可追溯至汉唐,宋元时期开始盛行。“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古书《梦粱录》《桃花女》《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均有记述;《清明上河图》《货郎图》《春景货郎图》《太平春市图》等古画更是将其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在卷。

他们手持拨浪鼓,肩挑货担,游走在城乡的小街僻巷与市井之间,边走边摇,竭力推销货担上种类繁多的小商品。特别对交通不便、商品流通少的农村人而言,货郎担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故而每次他们的到来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货郎担交易的方式,可现钱购买,也可“以物易物”。那年月,各家各户没有多少闲钱,孩童们也当然不会有什么零花钱,所以大多时候,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用一些旧铺衬、旧鞋、烂网套等东西来换取的。

一代一代的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日久天长,熟能生巧,那拨浪鼓地节奏,也就被他们摇出了语言地感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遍地的小卖部、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地长了出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购物,并且物品充裕,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此货郎担便干净利索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曾经的货拨浪鼓咚咚响,小火慢炖出烟火红尘里的一丝光亮,始终在记忆中散发出人间烟火气的治愈之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